[發明專利]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74525.2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9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黃佳;夏若愚;吳小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G11/32 | 分類號: | H01G11/32;H01G11/36;H01G11/2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 碳化 納米 纖維素 復合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制備步驟為:(1)將氧化石墨烯混入納米纖維素水溶液中,經混合、除水、預熱得到預處理的復合物;(2)將預處理的復合物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微波處理,即得到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氧化石墨烯混入納米纖維素水溶液中,進行預處理后,采用微波加熱,吸收微波產生局部的高溫,引發納米纖維素的碳化,碳化后的納米纖維素電導率提升,能進一步吸收微波,從而引發未碳化的納米纖維素繼續碳化,從而完成全部低溫碳化的過程,整個過程只需要2?5s,避免高溫耗時過程,降低成本,具有工業化的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合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超級電容器是介于傳統電容器和二次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循環壽命長等優點,在移動通訊、信息技術、消費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碳材料物理、化學性質較穩定,具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較好的電導率,在儲能領域有重要運用,是制備超級電容器電極的理想材料。但已有的碳材料制備方法復雜,能耗和成本高,且會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程度危害,限制了其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業化應用。
纖維素因為來源豐富、綠色可再生、成本低廉而成為由生物材料制備多孔碳材料的重要前驅體。纖維素可以通過高溫碳化的方法除去氧和氫等非碳元素,得到碳含量較高的碳材料,然后再經過石墨化處理,使碳原子排列有序化,得到高性能的碳材料,但要得到高電導率(100S/m)的碳材料需要1700℃的高溫石墨化處理。因此需要一種方便快捷的低溫碳化方法來提高碳化纖維素的性價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低能耗的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碳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碳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氧化石墨烯混入納米纖維素水溶液中,經混合、除水、預熱得到預處理的復合物;
(2)將預處理的復合物在惰性氣體保護下進行微波處理,即得到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
進一步地,步驟(1)所述的納米纖維素在水溶液中的濃度為1-10mg/ml,所述的氧化石墨烯與納米纖維素的質量比為1:5-20。
進一步地,步驟(1)采用超聲和機械攪拌將氧化石墨烯均勻分散在納米纖維素水溶液中。
進一步地,步驟(1)除水時采用聚碳酸酯濾膜抽濾,得到餅狀的茶色水凝膠,再將水凝膠在40-60℃溫度下干燥10-12h,將干燥后的產物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100-300度。采用管式爐在氮氣氣氛中加熱,升溫速率是2℃/分鐘,保溫1h,然后自然冷卻。
進一步地,步驟(2)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或氬氣。
進一步地,步驟(2)微波處理采用微波爐進行,功率500-1000W,時間為2-10s。
所述的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用于制備超級電容器。具體方法為:將石墨烯/碳化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研磨成粉,使用PVDF(聚偏氟乙烯)或PTFE(聚四氟乙烯)粘結劑、乙炔黑導電劑混合攪拌均勻,涂覆在鎳片或者壓覆在泡沫鎳上,烘干溶劑制成電極,用濾紙作為隔膜,用KOH或K2SO4作為電解液,利用紐扣電池殼封裝成扣式超級電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45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