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到位關斷的直流電機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74507.4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65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崔臣君;李建冬;葛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P7/28 | 分類號: | H02P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龐許倩;馬東偉 |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區永***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到位 直流電機 控制電路 | ||
1.一種到位關斷的直流電機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死區電路、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直通互鎖保護電路、驅動電路、過流保護電路、功率主電路和或門;其中電機正轉信號SZ和電機反轉信號SF分別接死區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死區電路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分別與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連接,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分別與直通互鎖保護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連接,直通互鎖保護電路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分別與驅動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連接,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功率主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功率主電路的輸出端與過流保護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過流保護電路的輸出端、直通互鎖保護電路的第三輸出端分別與或門的兩個輸入端連接,或門的輸出端與驅動電路的第三輸入端連接;
所述死區電路包括:電阻R1、R2,電容C1、C2,光耦U1,R1的一端和R2的一端分別為死區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與光耦U1的IN1+端、電容C1的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分別與光耦U1的IN2+端、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容C1的另一端、電容C2的另一端、光耦U1的IN1-端、光耦U1的IN2-端、光耦U1的O1-端、光耦U1的O2-端分別與地GND連接;光耦U1的O1+端為死區電路的第一輸出端,光耦U1的O2+端為死區電路的第二輸出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包括:正轉到位開關SW1、反轉到位開關SW2、電阻R3、R4、R5、R6、R7、R8、R9、R10、R11、R14、R19、R20,比較器U2、比較器U3、光耦U6、正轉到位指示燈LM1、反轉到位指示燈LM2,正轉到位開關SW1和反轉到位開關SW2均有“NC”、“NO”、“COM”三個觸點,“NC”是常閉觸點,“NO”是常開觸點,“COM”是公共端;正轉到位開關SW1的“NC”觸點為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一輸入端,反轉到位開關SW2的“NC”觸點為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二輸入端,正轉到位開關SW1的“NO”觸點與電阻R3的一端、比較器U2的“+”輸入端連接,反轉到位開關SW2的“NO”觸點與電阻R4的一端、比較器U3的“+”輸入端連接,正轉到位開關SW1的“COM”觸點與電阻R7的一端連接,反轉到位開關SW2的“COM”觸點與電阻R10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分別與地GND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與電源V+、電阻R5的一端連接,電阻R10的另一端與電源V+、電阻R8的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阻R6的一端和比較器U2的“-”輸入端連接,電阻R8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阻R9的一端和比較器U3的“-”輸入端連接,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R9的另一端分別與地GND連接,比較器U2的輸出端分別與電阻R11、電阻R19的一端連接,比較器U3的輸出端與電阻R14、電阻R20的一端連接,R11的另一端、R14的另一端分別與電源V+連接,比較器U2的電源正極VC和負極G分別與電源V+和地GND連接,比較器U3的電源正極VC和負極G分別與電源V+和地GND連接,電阻R19的另一端與光耦U6的IN1+端連接,電阻R20的另一端與光耦U6的IN2+端連接,光耦U6的IN1-、光耦U6的IN2-、光耦U6的O1-、光耦U6的O2-分別于地GND連接,光耦U6的O1+與正轉到位指示燈LM1的一端連接,光耦U6的O2+與反轉到位指示燈LM2的一端連接,正轉到位指示燈LM1和反轉到位指示燈LM2的另一端分別于電源VP+連接;SW1的“COM”觸點為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一輸出端,SW2的“COM”觸點為到位關斷與顯示電路的第二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未經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450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高溫植酸酶凝膠制劑
- 下一篇:一種靶向IGF?IR基因的sgRNA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