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汽車充電樁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73863.4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0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盧達;林繁濤;楊靜;趙莎;白靜芬;陳松方;李華;宋曉卉;曾彥超;白璋;于春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5/04 | 分類號: | G01R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行 電能 計量 負荷 測試 汽車 充電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汽車充電樁系統及方法,所述系統包含電源模塊、交流充電樁以及計量標準模塊,所述交流充電樁包含測試專用單元、充電專用單元、切換開關、計量單元、保護單元以及采集交互終端,所述電源模塊用于以虛負荷方式對測試專用單元供交流電壓以及交流電源,所述切換開關用于切換計量單元與充電專用單元連接或是與測試專用單元連接;所述計量單元用于計量點能,所述保護單元用于保護切換開關,所述計量標準模塊用于測量交流電能,并與計量單元輸出的計量結果進行對比,以確認充電樁計量單元是否符合計量標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能計量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汽車充電樁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節能減排意識的深入人心,電動汽車在人們出行交通上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電動汽車相配套的充電設備也在逐步完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充電方式有交流充電和直流充電兩種方式,其中,交流充電一般采用的電流約為15A左右,充電時間為5~8個小時。電動汽車交流充電采用的設備稱為充電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相連接。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是一種貿易結算設備,需要對它的計量性能進行測試。但由于現場安裝的交流充電樁的電能來自電網,無法像在試驗室中那樣采用虛負荷的形式進行計量測試。如對現有充電樁進行實負荷測量,需要配備專用的交流電阻/電子負載,而交流電阻/電子負載體積龐大移動不便,同時交流電阻/電子負載在試驗時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不符合節能的技術發展方向。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存在的對充電樁采用實負荷方法測量帶來的設備臃腫且消耗大量電能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汽車充電樁系統及方法,使用虛負荷的測試方法代替實負荷測試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以上問題。
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所述系統包括:
電源模塊,所述電源模塊包含交流電壓源以及交流電流源,所述電源模塊用于以虛負荷方式分別對交流充電樁的測試專用單元提供交流電流以及交流電壓;
交流充電樁,所述交流充電樁包含測試專用單元、充電專用單元、切換開關、計量單元、保護單元以及采集交互終端;所述充電專用單元用于充電樁給電動汽車充電,所述測試專用單元用于與電源模塊相連,用于將交流電壓以及交流電流分別接入所述交流充電樁;所述切換開關用于切換計量單元與充電專用單元連接或是與測試專用單元相連;所述計量單元用于計量電能;所述保護單元用于保護切換開關;采集交互終端用于顯示計量結果;
計量標準模塊,所述計量標準模塊由交流標準電能表構成,用于測量交流電能,并與計量單元輸出的計量結果進行對比。
進一步的,所述測試專用單元通過切換開關與計量單元相連,所述充電專用單元通過切換開關與計量單元相連,所述保護單元與測試專用單元、充電專用單元以及切換開關相連,所述采集交互終端與計量單元相連,所述計量單元與計量標準模塊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單元由兩個電流傳感器、斷路器以及報警器構成,所述兩個電流傳感器分別用于感應測試專用單元以及充電專用單元是否有電流通過,所述電流傳感器與斷路器相連,當所述兩個傳感器感應所述測試專用單元以及充電專用單元均存在電流時,所述斷路器使切換開關斷路,所述報警器報警;
進一步的,所述交流電壓源與交流電流源相互獨立,交流電壓源以及所述交流電流源分別與測試專用回路相連,測試專用單元中電流回路與電壓回路相互獨立;
進一步的,所述計量單元輸出端與計量標準模塊對比輸入端相連,將計量單元計量結果輸入到計量標準模塊與所述交流標準電能表計量結果進行對比,所述測試專用單元輸出至計量單元的電壓以及電流與輸出至計量標準模塊的電壓以及電流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充電專用單元由實負荷的交流電網供電。
一種可進行電能計量虛負荷測試的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樁裝置,所述裝置包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38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