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70586.1 | 申請日: | 2017-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1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葉明;吳芳芳;張志超;王華;王少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H3/04 | 分類號: | B25H3/04;B25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劍輝 |
| 地址: | 23005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車 生產 零部件 承載 轉運 工裝 | ||
1.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工裝底部的固定機構(1)和分布在工裝頂部的頂板(3),固定機構(1)與頂板(3)之間沿豎直方向依次安裝有若干承載機構(2);
所述承載機構(2)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個定位座(21),定位座(21)上垂直安裝有支撐桿(27),左右定位座(21)之間通過第一連接梁(22)相連,前后定位座(21)之間通過第二連接梁(23)相連,四個定位座(21)中間安裝有支撐板(24),支撐板(24)前后側對稱安裝有第一側板(25),支撐板(24)左右側對稱安裝有第二側板(26);
所述定位座(21)為對稱結構,定位座(21)包括L型定位板(211),定位板(211)表面沿內側邊緣設有L型定位槽(213),定位板(211)兩端上下表面對稱設有兩個限位槽(212);定位板(211)拐角處垂直設有定位柱(214),定位柱(214)周側豎直設有兩個卡槽(215),兩個卡槽(215)開口方向相互垂直,定位柱(214)中央設有定位孔(216),定位孔(216)中間設有限位塊(217),限位塊(217)中央垂直設有螺紋孔(218);
所述第一連接梁(22)兩端均對稱設有與限位槽(212)相配合第一限位卡塊,第二連接梁(23)兩端均對稱設有與限位槽(212)相配合第二限位塊;左右定位柱(214)之間安裝有第一側板(25),前后定位柱(214)之間安裝有第二側板(26);支撐桿(27)底部中央垂直設有與螺紋孔(218)相配合的螺柱(271);支撐板(24)底部四周設有與定位槽(213)相配合的L型定位塊;
所述固定機構(1)包括固定基板(11),固定基板(11)四周設有呈矩形分布的四個沉頭孔(111),沉頭孔(111)中安裝有內六角螺栓(12),內六角螺栓(12)頂端穿過導向筒(13)與螺紋孔(218)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筒(13)與定位孔(216)之間為間隙配合,導向筒(13)與內六角螺栓(12)之間為滑動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2)為矩形槽,且限位槽(212)的深度等于第一限位卡塊、第二限位塊的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7)與定位孔(216)之間為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板(25)、第二側板(26)兩端與卡槽(215)之間為燕尾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13)的深度等于L型定位塊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客車生產用零部件承載轉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27)的長度比定位柱(214)的高度大20-30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058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