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67426.1 | 申請日: | 2017-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9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付維;朱國民;王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9/00 | 分類號: | B64C29/00;B64C2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軟翰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380 | 代理人: | 吳雅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科豐***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垂直 起降 固定 無人機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人機結構,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民用領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主要是復合式構型,即在固定翼上直接疊加四旋翼,簡單的復合式構型就是在固定翼基礎上疊加多旋翼結構,部件之間的氣動干擾明顯,氣動阻力較大,氣動效率低,影響飛行性能。四個旋翼只有在起飛和降落時才發揮作用,在無人機處于飛機模式時,四副旋翼及其動力傳動和執行機構等成了“費重”,從而使得無人機在飛機模式時空氣阻力變大,功率消耗增加,飛行性能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無人機的結構存在著飛行時阻力大,動力的實際使用效率低,飛行性能不佳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空氣阻力小,提高動力使用效率的同時提升飛行性能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結構。
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結構,包括有機身主體,所述機身主體兩側設有左機翼及右機翼,所述機身主體上設有主涵道,所述主涵道上設有主旋翼,主旋翼由電機驅動;機身主體前端設有機頭旋翼;所述左機翼的外側設有左旋翼,所述右機翼的外側設有右旋翼。
更進一步的,機身主體的前端下方設有前起落架。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身主體與左機翼及右機翼之間設有銷軸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左旋翼設于左機翼上的左涵道中,所述右旋翼設于右機翼的右涵道中。
更進一步的,所述左機翼尾端設有左垂直尾翼,所述右機翼尾端設有右垂直尾翼。
更進一步的,所述主涵道上設有傾轉軸套,所述傾轉軸套中設有傾轉軸,所述主旋翼設于傾轉軸上。
更進一步的,在無人機垂直起降時,所述左垂直尾翼及右垂直尾翼可兼用作起落架。
更進一步的,所述傾轉軸的兩端薄壁軸承。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身主體的后側設有尾軸,用于連接左右機翼,減小振動。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身主體的后側設有尾軸,用于輔助將機身涵道支撐。
更進一步的,所述左機翼及右機翼分別設有電池艙。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身主體上設有任務艙,任務艙中設有任務設備。
更進一步的,所述尾軸是一貫穿左機翼及右機翼絲桿,在絲桿上套設有內螺紋加重銅管。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外形美觀,飛機部件之間的氣動干擾阻力小,升阻比高,氣動特性好。結構簡單,重量輕,廢阻小,功耗低,飛行性能好。用于軍事上可極大減小雷達反射面積,隱身性能好。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綜合了固定翼飛機和旋翼飛行器的優點,飛行速度高、航程遠、續航時間長、可垂直起降、可懸停作業、機動靈活等。由于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無需發射/回收系統,所需附加設備少,操作人員少,因此使用成本費用較低。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可廣泛用于軍事、準軍事及民用領域。它適合于邊境巡邏、反恐,又可以在艦船甲板上垂直起降,能快速飛抵目標上空,進行定點懸停偵察、島礁巡邏、海上反走私。特別是掛載紅外夜視儀后,無人機具備在夜間偵察、巡邏的能力。民用方面可用于國土測繪、氣象探測、環保監測、森林防火、警用巡邏等。具體地說,在工業方面,無人機可在復雜地形情況下遠距離飛行至荒無人煙的礦區進行探礦,或對礦區進行3D測繪,指導開采作業;此外,還可用于對高壓電線及油氣管道的巡檢等。在交通方面,可用于交通的實時監控以及高速公路的巡視等。在農業方面,可用于巡視大片農田,以評估農作物生長情況及病蟲害情況。在畜牧業方面,可用于監控畜群。在救災方面,可以在地震或、火災或洪澇等情況下,第一時間進入人無法達到的區域,對災區進行評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674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阻尼致動器的旋轉慣容器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載人航拍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