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熱可逆交聯結構的復合熱穩定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67218.1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90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農;白慧;張延嶺;任懷森;桂起林;石淑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K5/00 | 分類號: | C08K5/00;C08K5/098;C08K5/134;C08K5/053;C08K13/02;C08L27/06;C08L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路永斌;劉冬梅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可逆 交聯 結構 復合 穩定劑 及其 制備 應用 | ||
1.一種具有熱可逆交聯結構的復合熱穩定劑,所述復合熱穩定劑由包含二羧酸鹽、硬脂酸鈣、輔助熱穩定劑和抗氧化劑的復合組分制成,
所述二羧酸鹽為雙環戊二烯二甲酸的金屬離子鹽或雙甲基環戊二烯二甲酸的金屬離子鹽,其中,所述金屬離子選自鋅離子、鈣離子、鎂離子、鋇離子或稀土金屬離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羧酸鹽選自雙環戊二烯二甲酸鋅鹽、雙環戊二烯二甲酸鈣鹽、雙甲基環戊二烯二甲酸鋅鹽或雙甲基環戊二烯二甲酸鈣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羧酸鹽選自雙環戊二烯二甲酸鋅鹽或雙甲基環戊二烯二甲酸鋅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鹽為雙環戊二烯二甲酸鋅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輔助熱穩定劑選自季戊四醇、硬脂酰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酰甲烷、環氧大豆油、亞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和/或
所述抗氧劑選自酚類抗氧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輔助熱穩定劑選自季戊四醇和/或二苯甲酰甲烷;和/或
所述抗氧劑選自抗氧劑2246、抗氧劑1010和抗氧劑168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
所述輔助熱穩定劑選自季戊四醇;和/或
所述抗氧劑為抗氧劑101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基于100重量份的二羧酸鹽,
硬脂酸鈣的用量為50~400重量份;和/或
輔助熱穩定劑的用量為5~20重量份;和/或
抗氧劑的用量為1~10重量份。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基于100重量份的二羧酸鹽,
硬脂酸鈣的用量為150~300重量份;和/或
輔助熱穩定劑的用量為10~20重量份;和/或
抗氧劑的用量為3~10重量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復合熱穩定劑,其特征在于,基于100重量份的二羧酸鹽,
硬脂酸鈣的用量為200~250重量份;和/或
輔助熱穩定劑的用量為15~20重量份;和/或
抗氧劑的用量為5~10重量份。
11.一種權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具有熱可逆交聯結構的復合熱穩定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二羧酸鹽、抗氧劑和硬脂酸鈣混合;
步驟2、加入輔助熱穩定劑,混合;
步驟3、出料,經粉碎、過篩得到粉末狀產物。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混合如下進行:于不超過130℃的溫度下捏合5~30分鐘。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混合如下進行:于60~110℃的溫度下捏合10~20分鐘。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混合如下進行:于90~100℃的溫度下捏合10分鐘。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步驟1之前先進行二羧酸鹽的制備,所述二羧酸鹽采用復分解法或中和法獲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6721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