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64496.1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36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袁和平;彭紅波;曾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照燈近光 下傾 匹配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前照燈基準中心離地高度、近光明暗截止線的高度范圍、目標車速下的制動距離及駕駛員識別人腿的高度計算近光照射距離范圍;根據所述光照射距離范圍采用配光軟件進行路面照度模擬,以獲得模擬下傾度;根據所述模擬下傾度進行實車匹配分析,對所述模擬下傾度進行修正,以獲得最終前照燈近光下傾度。該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是通過軟件模擬分析、計算、實車匹配得出最終前照燈近光下傾度,保證下傾度的選擇更合理,使光照既能滿足法規,又能滿足性能開發要求,從而為駕駛員提供更好的照射效果,提升行車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前照燈近光下傾度一般都是通過對標、企標或經驗給出一個值,通常為-2.0%或-1.3%。下傾度為-2.0%時,前照燈照射至10米的屏幕上,明暗截止線的高度為0.8H(H為前照燈基準中心高度,一般企業都取0.8H);下傾度-1.3%則是參照GB 4785附頁選定的。
但在實際應用中,若所有汽車的下傾度都取相同值,由于每款車的車身姿態、近光燈的離地高度不一致,近光明暗截止線照射在地面的距離也不同。車燈離地越高,前照燈近光明暗截止線照射在車前路面的距離越遠,車前路面的照度低,不便駕駛員看清前方道路路況信息,也很難滿足前照燈性能要求,同時還有可能給來車司機造成炫目等;車燈離地高度越低,前照燈近光明暗截止線照射在車前路面的距離越近,車前路面照度高,但車遠方照度低,不利于駕駛員看清較遠處信息,等駕駛員看清時,制動距離不夠,將影響行車安全。若全按經驗來定下傾度,前照燈照射在地面的效果差異較大,影響前照燈照射效果、燈光性能,甚至影響安全。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一種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使下傾度的選擇更合理,為駕駛員提供更好的照射效果。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包括:
根據前照燈基準中心離地高度、近光明暗截止線的高度范圍、目標車速下的制動距離及駕駛員識別人腿的高度計算近光照射距離范圍;
根據所述光照射距離范圍采用配光軟件進行路面照度模擬,以獲得模擬下傾度;
根據所述模擬下傾度進行實車匹配分析,對所述模擬下傾度進行修正,以獲得最終前照燈近光下傾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首先計算出近光照射距離范圍,其次根據計算出來的光照射距離范圍采用配光軟件進行路面照度模擬,獲得模擬下傾度,最后,按照所述模擬下傾度調節到位后,對前照燈近光進行實車測試,確保零部件與整車的一致性,該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是通過軟件模擬分析、計算、實車匹配得出最終前照燈近光下傾度,保證下傾度的選擇更合理,使光照既能滿足法規,又能滿足性能開發要求,從而為駕駛員提供更好的照射效果,提升行車安全。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前照燈近光下傾度匹配方法,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根據前照燈基準中心離地高度、近光明暗截止線的高度范圍、目標車速下的制動距離及駕駛員識別人腿的高度計算近光照射距離范圍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前照燈基準中心離地高度和所述近光明暗截止線的高度范圍確定前照燈明暗截止線照射在地面的距離范圍;
根據所述前照燈基準中心離地高度、所述目標車速下的制動距離及所述駕駛員識別人腿的高度計算近光照射距離最小值;
根據所述前照燈明暗截止線照射在地面的距離范圍和所述近光照射距離最小值確定所述近光照射距離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644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