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59771.0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504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葛士斌;施弘哲;畢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進行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一個通信設備將多個碼塊(codeword block,CB)映射到傳輸數據的時頻資源上時,其中,每一個CB的數據分成多個數據塊,映射到不同的子載波以及不同的OFDM符號上。按照上述映射方式,傳輸所述CB。通過將一個CB分成多個數據塊,并映射到不同子載波及不同OFDM符號上傳輸,可以減少深衰的影響,提高無線傳輸性能。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通信領域中的用于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發送端對于來自上層的待發送數據,需要進行信道編碼,形成碼塊(code block,CB),將不同CB進行組合,再對組合后的CB進行調制,產生調制符號,然后對調制符號進行層映射,再對層映射之后的調制符號進行預編碼,最終,將待發送數據映射到對應的時頻資源和天線端口上進行發送。
同一CB的數據在映射到時頻傳輸資源時,通過交織的方式,使得同一CB的數據在一個OFDM符號的頻域上分散分布。這樣可以獲得更充分的頻域分集增益。目前交織方式還有進一步研究和提升的空間,以進一步提升無線傳輸性能。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進行數據傳輸的方法和裝置,通過交織的方法優化碼塊的數據在時頻資源中的分布方式,提高無線傳輸性能。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數據發送方法。通信設備確定多個碼塊映射到時頻資源上的數據分布方式。其中,所述數據分布方式為一個碼塊的數據映射到不同的OFDM符號上,屬于同一碼塊,位于不同OFDM符號上的數據,所在的子載波頻率不同。所述通信設備根據上述數據分布方式,傳輸所述多個碼塊。通過將一個碼塊的數據映射到不同的OFDM符號,并且使這些數據分布在不同的子載波上。這樣既能獲取時、頻維度的分集增益,又具有一定的抗深衰的能力。
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設備。該通信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和收發單元。處理單元確定多個碼塊映射到時頻資源上的數據分布方式。其中,所述數據分布方式為一個碼塊的數據映射到不同的OFDM符號上,屬于同一碼塊,位于不同OFDM符號上的數據,所在的子載波頻率不同。所述收發單元傳輸所述多個碼塊。
本發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同喜你設備。該通信設備包括處理器和收發器。處理器確定多個碼塊映射到時頻資源上的數據分布方式。其中,所述數據分布方式為一個碼塊的數據映射到不同的OFDM符號上,屬于同一碼塊,位于不同OFDM符號上的數據,所在的子載波頻率不同。所述收發器傳輸所述多個碼塊。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數據分布方式進一步包括:映射到OFDM符號上的數據,按照其所屬碼塊的順序排列在OFDM符號的資源單位上,其中,在第一OFDM符號上,第n個碼塊的數據占據第一資源單位,在第二OFDM符號上,第n+m個碼塊的數據占據第二OFDM符號的第一資源單位,其中第一資源單位為其所在的OFDM符號上頻率最高或最低的資源單位,n為自然數,m為非零整數,所述第一OFDM符號和所述第二OFDM符號是承載所述多個碼塊數據的OFDM符號的一部分。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n為1,m的值為調度帶寬除以CB大小并向上或向下取整。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m的取值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案:當進行傳輸的碼塊數目小于等于OFDM符號數目時,m等于1。而當碼塊數目大于OFDM符號數目時,m等于CB數目與OFDM符號數目的比值并向上或者向下取整。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當碼塊數目小于等于OFDM符號數目時,上述實施例中,n+m等于最大碼塊編號。當碼塊數目大于OFDM符號數目時,n+m等于最大碼塊編號減去碼塊數目與OFDM符號數目的比值向上或者向下取整后的值。
作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m的取值為隨機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97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