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硫、低鈦含鋁鋼的煉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59310.3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68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郭俊波;沈昶;張曉峰;潘遠望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3/06 | 分類號: | C22C33/06;C21C7/06;C21C7/1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 地址: | 243003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鈦含鋁鋼 煉鋼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硫、低鈦含鋁鋼的煉鋼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冶煉初煉鋼水,在出鋼的同時加煉鋼用增碳劑預脫氧及增碳,增碳劑的加入量為0.5~6.0kg/t鋼,出鋼結束后進行合金化操作;(2)將合金化后的鋼水通過LF爐精煉脫氧,精煉過程中調整頂渣堿度在1.5~3.0之間,TFe含量≤1.0%;(3)將步驟(2)精煉后的鋼水通過RH精煉脫氣處理,破空前3~5min加鋁合金調整鋁含量;(4)破空后的鋼水通過連鑄工藝進行澆鑄。本發明使鋼中的硫含量穩定控制在0.005%以下,鈦含量穩定控制在0.0020%以下,且鋁合金的收得率穩定,達到了降低生產成本又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硫、低鈦含鋁鋼的煉鋼方法。
背景技術
硫對鋼的性能會造成不良影響,鋼中硫含量高,會使鋼的熱加工性能變壞,即造成鋼的“熱脆性”。鈦則影響鋼材的疲勞壽命,且產品的級別越高,鈦的影響也越明顯。鋼中的鈦主要來自于鐵合金,因此優選低鈦合金是當前鋼鐵企業中降低鈦含量的主要方法。但是低鈦合金價格昂貴,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問題。同時,對于含鋁鋼,鋼水脫硫與控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矛盾關系,這主要是由于精煉過程中采用高堿度渣對鋼水脫硫時,鋼水中的酸溶鋁會還原爐渣中的氧化鈦,從而造成鋼水的回鈦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低硫、低鈦含鋁鋼的煉鋼方法,目的是在不使用低鈦合金的前提下,可使鋼中的硫含量穩定控制在0.005%以下,鈦含量穩定控制在0.0020%以下,且鋁合金的收得率較高,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低硫、低鈦含鋁鋼的煉鋼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冶煉初煉鋼水,在出鋼的同時加煉鋼用增碳劑預脫氧及增碳,增碳劑的加入量為0.5~6.0kg/t鋼,出鋼結束后進行合金化操作;
(2)將合金化后的鋼水通過LF爐精煉脫氧,精煉過程中調整頂渣堿度在1.5~3.0之間,TFe含量≤1.0%;
(3)將步驟(2)精煉后的鋼水通過RH精煉脫氣處理,破空前加鋁合金調整鋁含量;
(4)破空后的鋼水通過連鑄工藝進行澆鑄。
優選的,調整鋁含量是在破空前3~5min添加,便于實現鋁含量精確控制。
所述冶煉初煉鋼水的冶煉終點鋼中S含量≤0.020%,Ti含量≤5ppm,C含量在0.08~0.25%之間。
所述鋼為C含量≤0.20%的低碳鋼,增碳劑的加入量為0.5~2.0kg/t鋼;所述鋼為C含量>0.20%的鋼種,增碳劑的加入量為2.0~6.0kg/t鋼。
所述LF爐精煉脫氧的過程中控制形成白渣時間≤20min,在形成白渣期間調整頂渣堿度在2.0~3.0之間,TFe含量≤0.5%;之后在加熱至LF爐出站溫度期間調整頂渣堿度在1.5~2.8之間,TFe含量≤1.0%。
在形成白渣期間,通過添加石灰、電石和碳化硅調整頂渣的堿度,所述石灰為鋼包進LF爐加熱的同時一次性加入,加入量為2.5~3.5kg/t鋼,電石和碳化硅在加熱中后期分批次撒在渣面上,加入總量為0.5~2.0kg/t鋼。
在加熱至LF爐出站溫度期間,通過電石和碳化硅調整頂渣的堿度。
所述冶煉初煉鋼水是通過電爐或轉爐采用雙渣法冶煉。
步驟(1)所述增碳劑在出鋼1/3前全部加完,以達到對鋼水進行深度脫氧的目的。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步驟(1)中出鋼量為1/3~1/2的過程中添加石灰和螢石的步驟,這主要是利用碳、氧反應生成CO氣體的良好動力學條件使鋼水充分脫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93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