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編碼調制方法以及解調譯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9123.5 | 申請日: | 2014-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4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軍;史毅俊;何大治;管云峰;堯勇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碼 調制 方法 以及 解調 譯碼 | ||
本申請是原案的分案申請,原案的申請號201410443294.5,申請日2014年9月2日,發明創造名稱“編碼調制方法、解調譯碼方法以及信息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信息編碼傳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編碼調制方法以及解調譯碼方法。
背景技術
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技術是通信系統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對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技術的改進能夠顯著提高通信系統的傳輸能力或有效降低接收門限。
許多廣播系統,例如DVB-S2、DVB-T2、DTMB、及DVB-NGH等系統均會涉及編碼調制、解調譯碼技術,例如,將較先進的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編碼技術與星座映射與比特交織技術相結合使用,從而有效提高廣播系統的傳輸性能。
隨著業務運營的靈活性、經濟性要求越來越高,需要通信系統支持:在一個頻段內同時傳輸至少一個具有不同服務質量需求的業務。例如一個是針對固定接收的節目流和一個是針對移動接收的節目流,或者一個是針對室外接收的節目流和一個是針對室內接收的節目流。
為了支持這樣混合模式的廣播傳輸,通常情況下,發射端對不同的節目流進行不同模式的編碼調制,并將不同的節目流分配到不同的時頻資源上。相對應的,接收端可以從相應的時頻資源上提取所發射的基帶符號流,并通過解調譯碼恢復出各個節目流。然而,由于不同的節目流采用不同的編碼調制模式,也會具有不同的覆蓋范圍或接收門限,那么,從理論分析可以得知,利用上述不同節目流映射到不同時頻資源上的傳輸方法有時是無法達到最優的頻譜利用率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統的頻譜利用率,提高通信系統的傳輸能力、有效降低接收門限。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編碼調制方法,對比特流進行編碼調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對比特流組中至少兩個比特流分別以預定編碼規則進行編碼、以預定比特交織規則進行比特交織且以預定個數L比特進行合并、及以預定時間交織規則進行時間交織,分別得到比特組元流;對所有比特組元流中各個比特組元依次分別進行拼接,從而順次形成為比特組合流中各個比特組合;以及依據預定星座映射規則對比特組合流進行映射得到發射側符號流。
可選的,對各個比特組元依次分別依照預定組合拼接規則進行拼接,所述預定組合拼接規則是在基于預定編碼規則和預定星座映射規則,以及基于:比特流組中所包含的比特流的個數;各個比特流的頻譜效率;以及各個比特流在預定信道下的接收門限來確定,由預定組合拼接規則確定出各個比特組元分別在比特組合中所占的作為預定個數L的比特個數、以及排列位置。
可選的,所述預定組合拼接規則包含:由預定星座映射規則確定出比特組合中的全部比特個數;在同一比特流組中不同比特流的接收門限下,分別計算出比特組合中各個比特之間的平均互信息值,以得出平均互信息對應關系;以及對照該平均互信息對應關系,結合各個比特流所需的頻譜效率和預設碼率,按照預定計算比較判斷規則確定出預定個數L和排列位置。
可選的,所述預定計算比較判斷規則包含:通過平均互信息對應關系,在比特組合中預選出若干個比特來分別匹配傳輸各個比特流;將該若干個比特對應于指定的比特流的平均互信息值進行計算以得到互信息和值;通過若干個比特的比特數量與各個比特流的預設碼率計算得出各個比特流的實際容量;以及通過比較各個比特流的實際容量是否不大于互信息和值,來判斷所預選出的若干個比特的預定個數L和排列位置是否滿足各個比特流的傳輸處理需求。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息處理方法,對發射端的比特流組進行處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將至少一個比特流組依照如上述編碼調制方法進行編碼調制為相應的至少一個發射側符號流,并且,分別將至少一個發射側編碼調制信息、和其他信令進行組合并編碼調制得到信令符號流;以及將所有的發射側符號流與信令符號流進行組幀并生成基帶符號流,其中,發射側編碼調制信息包含如上述的預定編碼規則、預定比特交織規則、預定時間交織規則、預定組合拼接規則、以及預定星座映射規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91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