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供給用歧管和具有該氣體供給用歧管的氣體燃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57682.2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32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辻佑太;瀨直己;藤澤秀行;今岡克也;河野圭三;唐木竜也;馬越亮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能率 |
| 主分類號: | F23N1/02 | 分類號: | F23N1/02;F23D1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供給 歧管 具有 燃燒 裝置 | ||
氣體供給用歧管(A)的蓋構件(1)具有向與主體構件(2)相反的一側立起地將蓋構件(1)的一部分彎折而成的彎折立起壁部(11),且該彎折立起壁部(11)在從蓋構件(1)和主體構件(2)的疊合方向觀察時呈包圍氣體供給流路(29)和其周邊區域的整周的環狀。由此,能夠提高蓋構件(1)的剛性,能夠防止在蓋構件(1)上產生較大的應變而導致發生氣體從氣體供給流路(29)泄漏這樣的問題。其結果是,能夠切實地謀求蓋構件(1)的薄壁化,能夠謀求氣體供給用歧管(A)的輕量化、制造成本的降低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作為氣體供熱水裝置的構成要素使用的氣體供給用歧管和具有該氣體供給用歧管的氣體燃燒裝置。
背景技術
氣體供熱水裝置所具備的氣體燃燒裝置一般像以下這樣構成:用于使燃料氣體燃燒的多個燃燒器頭部(燃燒管)在燃燒器殼體內排列地配置,且從氣體供給用歧管向所述多個燃燒器頭部供給燃料氣體。
在此,作為氣體供給用歧管有例如專利文獻1、2所述的發明。這些文獻所述的氣體供給用歧管包括設有多個氣體噴出噴嘴的主體構件和隔著密封用密封件與該主體構件疊合的蓋構件。蓋構件是用于在其與主體構件之間形成氣體供給流路的構件,該蓋構件針對主體構件能夠謀求例如基于螺釘固定的緊固。蓋構件和主體構件是通過例如對金屬板實施沖壓加工等而形成的。
采用這樣的結構,能夠減少氣體供給用歧管的零件總數,謀求降低制造成本。此外,也能夠謀求整體的薄型化、輕量化。
但是,在所述的以往技術中,如下所述,還存在應該改善的余地。
即,對于氣體供給用歧管所期望的是,比以往進一步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外,推進其整體的輕量化等。為此,作為其中一個手段,可以考慮使蓋構件的厚度(板厚)變薄。但是,若僅使蓋構件的厚度變薄,則蓋構件變得容易應變,有可能產生翹曲等變形。蓋構件的這樣的變形是導致在蓋構件和主體構件的相互之間形成的氣體供給流路內的燃料氣體漏出到外部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切實地防止該問題。
另外,作為抑制蓋構件的翹曲變形等的手段,可以考慮例如增加蓋構件的相對于主體構件的螺釘固定部位的數量,但是,這樣一來,螺釘固定作業變得復雜,制造成本反而變高。此外,即使增加螺釘固定部位的數量,僅靠螺釘固定也難以充分地抑制蓋構件的翹曲變形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9797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65507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切實地消除或抑制所述問題的氣體供給用歧管和具有該氣體供給用歧管的氣體燃燒裝置。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采取了以下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1方面提供的氣體供給用歧管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主體構件,在該主體構件設有多個氣體噴出噴嘴;蓋構件,其與所述主體構件的一面重疊,且與所述主體構件連結;氣體供給流路,其形成在所述蓋構件和所述主體構件之間,且與所述多個氣體噴出噴嘴連通;以及彎折立起壁部,其設為向與所述主體構件相反的一側立起地將所述蓋構件的一部分彎折,且形成為從所述蓋構件和所述主體構件的疊合方向觀察時呈包圍所述氣體供給流路和其周邊區域的整周的環狀。
優選的是,在從所述疊合方向觀察時,所述彎折立起壁部的整體設為與所述主體構件重疊的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能率,未經株式會社能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76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煤粉鍋爐風粉在線監測及燃燒優化管理系統
- 下一篇:固定電抗器用拉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