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5841.5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48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霖;李家酩;李佳霖;周正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216 | 分類號: | H01L31/0216;H01L31/0468;B60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面 光電轉換層 太陽能天窗 低反射率 可見光反射率 可見光 背電極層 低反射層 前電極層 可見光照射 連接基板 舒適度 散射 反射 基板 人眼 美觀 制造 觀看 吸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包含基板、前電極層、光電轉換層、背電極層及低反射層。前電極層具有第一上連接面與第一下連接面,第一上連接面連接基板。光電轉換層連接第一下連接面。背電極層具有第二上連接面與一第二下連接面,第二上連接面連接光電轉換層。低反射層具有一第三上連接面與一第三下連接面,第三上連接面連接第二下連接面,第三下連接面具有一可見光反射率。可見光照射至第三下連接面,第三下連接面散射或吸收可見光,令可見光反射率降低。借此,能降低可見光的反射以增加人眼觀看的舒適度,且兼具美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是關于一種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太陽能天窗裝置是為多層結構,其從基板(substrate)由上往下所疊接的薄膜層依序為前電極層(front contact)、光電轉換層、背電極層(back contact)以及玻璃層。將其應用于車輛的天窗,不但可用來儲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透光度,可以增加觀看外面的視野。
在太陽能天窗裝置的先前技術中,有一種已知技術,其結構包括前基板、前電極層、光電轉換層與背電極層。前基板與前電極層均為透光的材質,且光電轉換層主要是吸收自前基板射入的光線,背電極層相反于前基板的一側至少設置有一光學層,以散射自背電極層相反于前基板的方向射入的光線。此種結構雖然具有特殊的光學效應,使人們待在車內往外看時,太陽光線可以減弱而不刺眼。然而,當車內的人朝向傳統太陽能天窗裝置而往外觀看時,容易在太陽能天窗裝置上產生影像鏡面以及反光的現象,進而影響人們觀看外景的舒適度。由此可知,目前市場上缺乏一種內部可降低可見光反射的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故相關業者均在尋求其解決之道。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其透過背電極層與低反射層的特定結構變異來制造出低反射率的太陽能天窗結構,可大幅地降低影像鏡面以及反光的現象,并能實現儲能以及美觀,以解決已知太陽能天窗裝置中背電極層的可見光反射率過高的問題。
依據本發明一態樣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其用以接收并反射一太陽光線與一可見光。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包含一基板、一前電極層、一光電轉換層、一背電極層以及一低反射層。基板受太陽光線照射。前電極層具有一第一上連接面與一第一下連接面,第一上連接面連接基板。再者,光電轉換層連接第一下連接面。背電極層具有一第二上連接面與一第二下連接面,第二上連接面連接光電轉換層。低反射層具有一第三上連接面與一第三下連接面,其中第三上連接面連接第二下連接面,而第三下連接面具有一可見光反射率。此可見光照射至低反射層的第三下連接面,第三下連接面散射或吸收可見光,令可見光反射率降低。
借此,本發明的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利用特定的背電極層結合低反射層的結構來降低可見光的反射,進而使車內的人朝向天窗觀看時能夠降低影像鏡面以及反光的現象。此外,低反射率太陽能天窗裝置不但可實現儲能,而且外觀的色調與車體一致能兼具美觀。再者,低反射層的第三下連接面的特殊結構既可透光亦可大幅降低反射光的影響。
根據本發明結構態樣的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前述背電極層可由金屬、透明導電薄膜或者透明導電薄膜結合金屬所制成,而低反射層由鍺、鎳、硅或非晶硅所制成。可見光反射率小于50%。此外,前述低反射層可具有一顏色,此顏色對應車體內裝的顏色。
根據本發明結構態樣的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前述低反射層可由金屬或者透明導電薄膜所制成。第三下連接面呈一凹凸狀或鋸齒狀,第三下連接面具有一表面粗糙度,且表面粗糙度大于等于50nm。可見光反射率小于50%。
根據本發明結構態樣的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前述背電極層可由金屬、透明導電薄膜或者透明導電薄膜結合金屬所制成,而低反射層為碳黑、導電碳黑、碳納米管、碳纖維及石墨中的一種或組合。可見光反射率小于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相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58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