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道路圍合單元的地塊交通極限容積率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5015.0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25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美玲;時柏營;張云秀;張亞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道路 單元 地塊 交通 極限 容積率 計算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與城市道路交通相關的土地規劃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道路圍合單元的地塊交通極限容積率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容積率是評價城市地塊合理開發利用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容積率區間的下限通常是從經濟和空間形態等方面考慮,而其上限的確定需要研究規劃地塊對外部環境產生的影響,各種因素的最大負面影響所對應的容積率交集為其上限值。
考慮外部環境為交通時,可以從交通層面測算容積率,已有一些研究方法。例如,在地塊層面,針對商業地塊黃明華等以停車位、交通量、土地利用效率為主要影響因子,提出通過構建模型、求交集獲得地塊的值域。針對居住地塊葉小君以道路通行能力為條件構建了交通與地塊容積率的理想量化數學關系模型,劉綱等人介紹了在控制單元層面上基于交通影響分析的容積率確定方法;在路網層面,姜洋等搭建了基于路網和公交承載力的極限容積率測算模型,Akinori Morimoto等用仿真軟件模擬容積率大小對路網的影響,而獲得路網容量下的最大容積率。
上述研究方法表明,由于影響容積率的因素眾多,目前的計算方法均是按照自行定義的范圍考慮某些因素來進行的。而規劃人員通常是在路網布局結束以后,在等級道路圍合的地塊上再進行地塊功能和容積率的規劃。因此從道路圍合單元這個角度來考慮地塊的容積率計算方法,對規劃人員非常實用、有效。同時從這個角度的計算方法也可以作為職能部門進行地塊容積率限值確定的有益參考。
發明內容
為解決從道路圍合單元這個角度來計算地塊的極限容積率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定義了交通極限容積率并提供一種計算方法,規劃人員在城市規劃各個階段,尤其是一些高密度高強度開發區域的規劃方案階段,或者職能部門考慮交通因素確定地塊的最大容積率時,可以根據周邊的道路圍合情況計算地塊的交通極限容積率。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當考慮外部環境為交通時,定義交通極限容積率(Traffic Margin Floor Area Ratio,簡稱TFAR)為滿足地塊內部與外部交通容量的容積率區間,并記此區間為[TFARMIN,TFARMAX],其中TFARMIN指對交通不產生負面作用的容積率,一般為0;TFARMAX指對交通產生的負作用達到外部交通環境容量的極限時的容積率。基于道路圍合單元的地塊交通極限容積率計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取規劃區域內的基于道路圍合單元的一地塊的面積并記為A、計量單位為百平方米,將與該地塊有出入口相連通的所有圍合道路順序編號為1、2、3、……、i。
步驟2、將已經編號的圍合道路的道路通行能力記為Ci,道路過境交通系數記為Bi,道路負荷度臨界值記為Ki;
其中,圍合道路通行能力Ci的數值根據道路的斷面形式、服務水平調查采樣后計算獲得、或根據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及《道路通行能力手冊》等資料提供的方法和數據估算獲得;
道路過境交通系數Bi通過實地觀測統計獲得;
道路負荷度臨界值Ki根據規劃數據或實際控制的道路服務水平獲得。
步驟3、將該地塊的不同出行方式順序編號為1、2、3、……、j,將該地塊的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比例記為Rj,當量小汽車的換算系數記為Dj,以人次/車為計量單位的平均載客量記為Pj,具體如下表所示。
其中,地塊的不同出行方式包括:公共交通、私家車、出租車、客車、摩托車、自行車、步行等,可根據當地的情況調查統計獲得,不同地區會有差異;當量小汽車換算系數和平均載客量可根據《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獲得。
將該地塊高峰小時出行率記為H人次/小時/百平方米建筑面積,高峰小時出行率可根據當地調查數據獲得,若無調查數據,可參考《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技術標準》(CJJ_T141-2010)進行取值。
步驟4、計算道路圍合單元地塊的交通供給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50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