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54502.5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53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崔榮峰;錢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41/12 | 分類號: | B22D41/12;B22D41/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偉智信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張岱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返回 離線 烘烤 鐵水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系統及方法。包括:依次平行設置的加料跨、爐子跨和鋼水接受跨,還包括連接加料跨、爐子跨和鋼水接受跨的余鋼返回車軌道;余鋼返回車軌道上設置有余鋼返回車;所述鋼水接受跨內的余鋼返回車軌道的一側設置有烘烤器;其中,余鋼返回車在爐子跨接收兌鐵后的空鐵水罐,沿余鋼返回車軌道運輸至鋼水接受跨內烘烤器處,烘烤器對鐵水罐進行烘烤作業,烘烤完成后,余鋼返回車將空鐵水罐沿余鋼返回車軌道運回至加料跨內。利用余鋼返回車進行鐵水罐離線分跨烘烤,不僅大大提高了余鋼返回車的利用率,還增大了加料跨工藝操作的空間。對新建或升級改造的煉鋼車間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一種利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工藝方法及裝置的開發,利用車間現有余鋼返回車作為鐵水線所用鐵水罐的載體,鐵水罐的離線烘烤實現了煉鐵區域對鐵水罐罐襯的溫度要求,屬于煉鋼工藝領域。
背景技術
鋼鐵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鋼產量近年不斷提高,我國2015年的粗鋼產量達到8.04×108t/a,占全球粗鋼產量49.5%。
常規煉鋼連鑄車間配置有余鋼返回車,其主要擔負連鑄車間余鋼的返回,余鋼倒入余鋼返回車上的鐵水罐車,鐵水罐車過跨運輸至加料跨,再通過吊車將鐵水罐內余鋼兌入煉鋼爐內。采用“一罐制”鐵水直供工藝的鐵水罐在兌鐵后需進行必要的烘烤,烘烤后的鐵水罐內襯達到800℃,能很好地降低煉鐵出鐵后的溫降速率。
余鋼返回車作為余鋼返回專用車,利用率非常低,另外,鐵水罐烘烤需占用煉鋼爐加料跨面積,影響車間內部工藝操作的空間。
該發明創造性地利用余鋼返回車進行鐵水罐離線分跨烘烤,不僅大大提高了余鋼返回車的利用率,還增大了加料跨工藝操作的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利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系統,包括:依次平行設置的加料跨、爐子跨和鋼水接受跨,還包括連接加料跨、爐子跨和鋼水接受跨的余鋼返回車軌道;余鋼返回車軌道上設置有余鋼返回車;
所述鋼水接受跨內的余鋼返回車軌道的一側設置有烘烤器;
其中,余鋼返回車在爐子跨接收兌鐵后的空鐵水罐,沿余鋼返回車軌道運輸至鋼水接受跨內烘烤器處,烘烤器對鐵水罐進行烘烤作業,烘烤完成后,余鋼返回車將空鐵水罐沿余鋼返回車軌道運回至加料跨內。
進一步地,還包括余鋼回收系統,所述余鋼回收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鋼水接受跨內一側的連鑄機、設置在鋼水接受跨內另一側的冶煉爐出鋼軌道,所述冶煉爐出鋼線和連鑄機之間設置有鐵水罐座架,所述鐵水罐座架上設置有承接余鋼的鐵水罐;
還包括在出鋼軌道、連鑄機和鐵水罐座架之間吊運鋼包和鐵水罐的接受跨吊車。
進一步地,所述料跨內的余鋼返回車軌道上設置有鐵水倒罐系統;
所述鐵水倒罐系統包括粉塵處理裝置和稱量裝置;所述粉塵處理裝置包括半密閉罩和粉塵處理器,所述半密閉罩通過除塵管和粉塵處理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加料跨內有用于運送鐵水的鐵水罐車軌道,還包括在鐵水罐車軌道、余鋼返回車軌道和冶煉爐之間吊運鐵水罐的加料跨吊車。
進一步地,所述余鋼返回車上設置有電機和給電機送電的力矩電纜卷筒;所述電機用于驅動余鋼返回車在余鋼返回車軌道上運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上述所述利用余鋼返回線離線烘烤鐵水罐的系統的方法,根據指令所述余鋼返回車在進行余鋼回爐作業的空隙進行烘烤作業。
進一步地,所述烘烤作業包括以下步驟:
S11:余鋼返回車將兌完鐵后的空鐵水罐,沿余鋼返回車軌道運輸至鋼水接受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45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