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窄葉毛水蘇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3631.2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3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勝范;范明玉;孫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勝范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劉玲玲 |
| 地址: | 155700 黑龍江省雙鴨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窄葉毛水蘇 引種 人工 提純 復壯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具體涉及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蜜源植物窄葉毛水蘇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屬于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毛水蘇又名水蘇草、野紫蘇(Stachys baicalensis Tisch ex Benth),唇形花科、野芝麻亞科、水蘇屬、水蘇組、毛水蘇種、窄葉毛水蘇亞種。
窄葉毛水蘇是三江濕地撓力河畔毛水蘇原生地的多個毛水蘇品種中作為蜜源植物表現性狀最優的品種,其特點是:植株花朵多,流蜜量大,花從基部至頂部次第開放,花期長達1.5個月。窄葉毛水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孽和種子均可繁殖,多叢生,喜濕潤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天然多分布在濕地雜草稀疏的隙地或河床邊緣的河灘地,地下有蔓生的根狀莖,植株高達0.6m~1.0m,莖直立或半匍匐狀、莖四棱形且具槽、上部有分枝,棱上密生倒向白色長刺毛,節上具密毛,葉柄短或無柄、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線形、葉長3.5cm~10cm、葉寬0.6cm、葉正面疏生剛毛、葉背面密生絨毛,輪傘花序,葉腋間排滿花序,通常每輪著花3朵~5朵,每輪花的花期3天~5天、每輪花次第開放,由10至15多輪組成穗狀花序,花梗短、花萼鐘形、華冠玫瑰紫紅色、長達1.5cm、冠筒直伸、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卵圓形,雄蕊4枚、2長2短、花絲扁平、花藥卵圓形,雌蕊的花柱絲狀、略超出雄蕊、花盤平頂、子房黑褐色2枚~4枚種子,果為小堅果黑褐色、卵球狀,植株花期7月~9月中旬,果熟期在8月~9月,千粒重0.7g。
與三江平原濕地同類幾個品種比較,撓力河畔窄葉毛水蘇植株花朵多,花流蜜期長,流蜜量大、蜜質地晶瑩潔白、口感好、營養成分高,可與椴樹蜜相媲美。
現在已近瀕臨絕種的草本植物毛水蘇,曾經是遍布廣袤三江平原的典型地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始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邊疆大規模開發建設,圍墾造田、截留改河道、盲目開發濕地等,致使該地域濕地面積銳減,貫通一體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同時,四周農田使用的大量化肥和短期難以分解的有毒農藥,在雨季隨地表徑流進入河體,污染整個濕地水域,對在該區域生存的生物是致命威脅。毛水蘇的瀕臨滅絕,除了人為盲目開墾濕地這個直接因素外,其隱形殺手是化肥中的各種鹽類和氮等富營養物質及難分解的殘留有機農藥,污染了水體。毛水蘇是反應敏感的指示性植物,環境的惡化也是助推它瀕臨滅絕的重要外在因素。毛水蘇作為國家級濕地的重要地域指示性植物和國家級東北黑蜂保護區極為珍貴的優質蜜源植物,搶救、培育、開發,無論是生態建設還是經濟建設都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窄葉毛水蘇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通過對野外不同品種的鑒別,將基因表現型較良好、符合蜜源植物要求的窄葉毛水蘇引種栽培,在苗圃地采用特殊的種植方法提純復壯,通過表現型選擇,采摘優良植株種子,復選后取得符合需要的種子加以保存與繁殖,為大面積人工種植窄葉毛水蘇提供種源。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窄葉毛水蘇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tep1:從三江濕地撓力河畔尚存的野生毛水蘇種群中遴選長勢優良、繁殖力旺盛、單株花多、流蜜周期長、流蜜量大的窄葉毛水蘇,采摘表征值優良的植株種子;
Step2:選取饒河縣森川育苗圃基地的向陽、平坦、pH值為5.5~6.5的微酸性草甸黑壤土作為引種栽培試驗基地,將該土壤翻整并做成寬1.5m、高20cm的苗床,生長期土壤含水量20%~30%;
Step3:早春5月10日~5月20日、有效積溫≥20℃時播種,覆土厚度為種子橫徑的2倍;
Step4:種子出土后的早苗期每隔3天~5天澆透水一次,花期前去掉雜株和拔出長勢不良植株,花期中在實驗區擺放4群標準東北黑蜂以促進窄葉毛水蘇授粉和提高種子產量及種子成熟度,秋季種子接近成熟時澆水次數減量;
Step5:8月~9月人工選取采摘當年種植苗中的植株莖粗、植株較高、花多、花期長且流蜜量大的植株的種子作為第二年提純復壯育種的精選優良基因型種源;
Step6:第二年春季播種時先對種子進行處理,然后通過子代測定連續三年進行提純復壯和定向選育,最后獲得表現型理想、基因型穩定、質量較高的種源,并對該種源加以保存用于繁殖。
前述的窄葉毛水蘇的引種人工提純復壯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tep2中,試驗區土壤沒有農藥殘留,并用1%~2%硫酸亞鐵消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勝范,未經劉勝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36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菜地養分減排且改善蔬菜商品性狀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白芷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