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秀珍菇種植培養基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3624.2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4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覃靈森;陳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城新天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45102 | 代理人: | 黃有斯,周穎鵑 |
| 地址: | 5452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秀珍菇 種植 培養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菌類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以甘蔗葉為主料的秀珍菇種植培養基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秀珍菇,又名環柄香菇,平菇的一種,它不同于普通的鳳尾菇,其菇體姣小,柄長5-6厘米,蓋直徑<3厘米,所以稱秀珍。含蛋白質3.65-3.88%、粗脂肪1.13 -1.18%、還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質素2.64%、纖維素12.85%、果膠0.14%,還含有纖維素、礦物質素等。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它鮮美可口,具有獨特的風味,美其名曰“味精菇”, 深受消費者青睞。
廣西是我國甘蔗主要產區,每年都產有大量的甘蔗葉,經測定甘蔗葉中氮含量為40~50kg/t,磷酸含量為30~40kg/t,氧化鉀含量為105~120kg/t,相當于尿素90~105kg/t,鈣鎂磷肥150~180kg/t,氯化鉀165~195 kg/t,還含有含有大量有機質,營養成分豐富。目前,這些甘蔗葉傳統的處理方法是將其當作燃料進行燃燒,或是直接當作地肥利用。這樣的處理方法不僅污染了環境,也浪費了甘蔗葉含有的營養成分。
如果能把甘蔗葉利用到秀珍菇的種植方面來,不僅能提供秀珍菇生長所需的營養,還能資源化利用甘蔗葉中富含的粗蛋白、糖分等營養物質,減輕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秀珍菇種植培養基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資源利用甘蔗葉中的營養物質到秀珍菇生長過程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秀珍菇種植培養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甘蔗葉70~80份,甘蔗渣11~15份,過磷酸鈣0.5~1.5份,花生麩6~8份,石灰2~4份,石膏0.5~1.5份。
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甘蔗葉是粉碎為3cm以下的顆粒,所述甘蔗渣是甘蔗制糖過程壓榨后的渣滓,含水率為40~50%。
這種秀珍菇種植培養基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70重量份~80重量份的甘蔗葉和11重量份~15重量份的甘蔗渣澆水至充分濕潤,然后加入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過磷酸鈣、6重量份~8重量份的花生麩、2重量份~4重量份的石灰和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石膏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
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發酵隧道內進行建堆發酵,當料堆內溫度逐漸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開始下降時,進行倒倉翻堆,進行兩次所述倒倉翻堆后得到發酵物料Ⅰ;
C、將步驟B得到的發酵料物Ⅰ送入二期發酵隧道內,先將二期發酵隧道內料溫升至58℃~60℃維持12小時進行巴氏滅菌,然后再降溫至42℃~52℃,并保持該溫度發酵8天,即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將甘蔗葉與甘蔗渣作為秀珍菇培養基的主要原料,既拉長了糖料蔗產業鏈,又能針對秀珍菇的生長過程對不同營養成分的需求,利用甘蔗葉與甘蔗渣的氮、磷酸、氧化鉀等無機物與糖類等有機物直接為秀珍菇的生長提供養分,滿足了秀珍菇的生長所需,同時制成的培養基不易成團板結,具有出菇穩定、高產的優點,栽培得到的褐菇品質好。
2、由于本發明的主要原料——甘蔗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所以按照本發明制得的秀珍菇培養基成本低,可大幅度的降低秀珍菇的栽培成本。
3、本發明的制作方法簡單成本低,可很大程度上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益:制作方法簡單,可對發酵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不受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使得發酵均勻,發酵得到的培養基質量好;制作過程只需要18天,比傳統的培養基發酵方法需要30天的發酵時間少,相同時間內種植戶可以多種植幾期,大大提高了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一:
這種秀珍菇種植培養基的原料如下:
粉碎為3cm以下顆粒的甘蔗葉70千克,含水率為40~50%的甘蔗渣11千克,過磷酸鈣0.5千克,花生麩6千克,石灰2千克,石膏0.5千克。
制作方法如下:
A、先將甘蔗葉和甘蔗渣澆水至充分濕潤,然后加入過磷酸鈣、花生麩、石灰和石膏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料;
B、將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發酵隧道內進行建堆發酵,當料堆內溫度逐漸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開始下降時,進行倒倉翻堆,進行兩次所述倒倉翻堆后得到發酵物料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城新天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柳城新天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36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