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茶掛面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3123.4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5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為國;劉建書;劉德虎;張申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東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7/109 | 分類號: | A23L7/109;A23L19/00;A23L33/10;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謝敏 |
| 地址: | 723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茶 掛面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綠茶掛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麥粉700~750份、炒青綠茶超微細粉5~30份、雞蛋80~85份、菠菜葉120~150份、食用鹽8~12份、食用植物油8~12份、食用堿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茶掛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麥粉720~740份、炒青綠茶超微細粉5~30份、雞蛋82~84份、菠菜葉125~140份、食用鹽9~11份、食用植物油9~11份、食用堿2~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茶掛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麥粉730份、炒青綠茶超微細粉7~29份、雞蛋80份、菠菜葉135份、食用鹽10份、食用植物油10份、食用堿3份。
4.一種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超微細粉與小麥粉、雞蛋、菠菜葉、食用鹽、食用植物油、食用堿和水混合調制后揉成面團;
將面團進行熟化、壓延、切條、干燥、定量截斷、稱量包裝得到綠茶掛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菜葉榨成汁過濾除渣后加入面粉中進行調制。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計,所述炒青綠茶超微細粉為5~30份,所述小麥粉為700~750份,所述雞蛋為80~85份、所述菠菜葉為120~150份、所述食用鹽為8~12份、所述食用植物油為8~12份、所述食用堿為1~5份。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綠茶超微細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鮮葉攤青:將新鮮的茶葉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進行攤青;
殺青:通過高溫熱風滾筒殺青和微波殺青的方式殺青;
揉捻:將殺青后的茶葉進行揉捻;
解塊:將揉捻后的茶葉放入解塊機中解塊;
初烘:將解塊后的茶葉放入鏈板機中烘干;
緩蘇:將經過初烘的茶葉自然冷卻;
復干:將緩蘇后的茶葉進行炒干;
二次緩蘇:將炒干的茶葉再次進行自然冷卻;
提香:將二次緩蘇的茶葉進行炒干提香;
精制:剔除茶葉中的雜物。
粉碎:用超微粉碎機粉碎炒青綠茶,獲得綠茶超微細粉。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鮮葉攤青步驟中鮮葉攤青的厚度不超過5~10cm,鮮葉攤青的時間為4~6小時;
所述高溫熱風滾筒殺青的溫度為310~320℃,所述微波殺青的溫度為90~10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驟中采用6CR-E45型茶葉揉捻機進行揉捻,所述揉捻步驟中按照先輕揉8~10分鐘,再重揉6~8分鐘,最后再輕揉8~10分鐘。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綠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烘步驟中的溫度為160~180℃,初烘時間為25~30分鐘;
所述復干步驟中炒干的溫度為120~125℃,炒干時間為25~30分鐘;
所述提香步驟中保持80~85℃溫度45~50分鐘,再保持110~120℃的溫度8~10分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東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東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312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蛋黃面條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蔬菜面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