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室內針對蚜蟲的殺蚜蛋白的生物測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51895.4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5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毅;張斌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0 | 分類號: | 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姜謐 |
| 地址: | 362000***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室內 針對 蚜蟲 蛋白 生物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蛋白效力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室內針對蚜蟲的殺蚜蛋白的生物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蚜蟲是一類體型很小的刺吸式昆蟲,其能夠通過取食、蜜露污染、傳播病毒等方式危害糧食、棉花和煙草等植物,造成植株生長遲緩、萎蔫,并誘發多種病毒病、黑霉病等,嚴重時可導致植株死亡,是重要的農林業害蟲。所以防治蚜蟲具有治蟲防病的雙重意義。
室內生物測定方法是一種現在使用廣泛,并能有效測定蚜蟲抗性水平的方法。但是就目前采用植物葉片表面浸潤蛋白進行蚜蟲室內測定的方法而言,蛋白類殺蟲劑會存在著一些不足。那是由于用于生測的蛋白類殺蟲劑只能噴灑在植物表面,而作為刺吸性昆蟲的蚜蟲它的進食方法決定了它對葉表面的蛋白無法有效攝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室內針對蚜蟲的殺蚜蛋白的生物測定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室內針對蚜蟲的殺蚜蛋白的生物測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一膜囊覆蓋在一筒狀支架的一端,膜囊內填充有混有待測蛋白的蚜蟲人工培養液,該蚜蟲人工培養液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2)通過毛筆將若干蚜蟲置于上述筒狀支架內的膜囊上;
(3)在上述筒狀支架的另一端覆蓋一層透光透氣薄膜;
(4)將上述筒狀支架置于18~25℃的恒溫室內,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檢查蚜蟲的死亡率,并計算毒力測試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蚜蟲人工培養液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筒狀支架的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為3.5~4.5cm,高度為2.5~3.5cm。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蚜蟲人工培養液在所述膜囊中的量為2mL。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時間間隔為20~24h。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透光透氣薄膜上具有20~30個通氣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恒溫室的溫度為20~2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膜囊包裹人工培養液,筒狀支架支撐膜囊,透光透氣薄膜封住筒狀支架,通過控制培養液中蛋白的濃度來控制蚜蟲攝入毒素蛋白的濃度,扎孔的透光透氣薄膜能夠透光透氣還能防止蚜蟲逃逸,筒狀支架支撐膜囊并維持一個穩定的結構,進而穩定有效的測定毒素蛋白的效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用的筒狀支架一端覆蓋膜囊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用筒狀支架膜囊接上蚜蟲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用的筒狀支架的另一端覆蓋透光透氣薄膜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和描述。
實施例1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實驗室內多代培養的桃蚜
2.方法
供實驗蛋白為Cry1Ab1蛋白,采用膜囊法進行室內生物測定。
2.1蚜蟲人工培養液的配制
按表1配制蚜蟲人工培養液,并將待測蛋白用人工培養液溶解至所需濃度,過濾除菌,備用。毒力測定時蛋白濃度設置為4~6個,并每個濃度做三個重復。
2.2膜囊的制備
在超凈工作臺中用剪刀將parafilm膜剪成4*4cm大小的小塊,將其拉成8*16cm并使其附著在筒狀支架(橫截面為圓形,直徑為4cm,高度為3cm,壁厚為2mm)的一端,用移液槍在膜上添加2mL的培養液并在其上再覆蓋一層parafilm膜形成所述膜囊(見圖1)。
2.3供試蚜蟲的選擇
選用采集于田間并在室內采用甘藍葉圓片飼養多代的桃蚜,挑取健康的3-4齡的桃蚜,置于膜囊下層(見圖2)。每個膜囊放置25只蚜蟲,并使用6*6cm的保鮮膜(即所述透光透氣薄膜,其上具有20~30個通氣孔,以保證空氣流通)封住筒狀支架的另一端(見圖3),封好的筒狀支架在室內20-25℃,濕度50-75%,光照16D:8D條件下飼養。
2.4毒力測定結果檢查及死亡標準判斷
7天內,每隔24h用毛筆輕輕觸碰蚜蟲,足不動即為死亡。以對照死亡率小于20%作為有效測定,并用對照死亡率作為校正。數據處理用Excel軟件分析,計算LC50。
表1蚜蟲人工培養液配方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明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5189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式ODN設備托盤蓋板
- 下一篇:一種能夠快速組裝的光纜接頭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