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的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47148.3 | 申請日: | 201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2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江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智建新業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混凝土 裝配式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BIM的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整體裝配式建筑因其工業化程度高、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工人勞動強度低、大量減少建筑用工、適用性廣、符合綠色建筑要求等特點,逐漸被各地推廣應用。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設計與應用,BIM技術是解決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全產業鏈的信息集成與傳遞的重要手段。其中,預制構件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BIM技術,對預制構件系統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各類預制構件的適用性。
在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中,構件的安裝順序對最終的裝配效果影響很大,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和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BIM的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改變構件的安裝順序,利用BIM技術合成不同的模型,從中選取效果最好的安裝順序,獲得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施工方法中因構件安裝順序不當導致混泥土的強度和使用性能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BIM的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數據庫中建立每個預制構件的基本信息;
2)、建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BIM模型:將所有預制構件按照一定的裝配順序進行建模;
3)、將步驟2)獲得的BIM模型錄入數據庫;
4)、重復步驟2)和步驟3),每次重復步驟2)時對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進行調整;
5)、根據BIM模型結合實際施工,從數據庫中挑選出最合理的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
6)、按照步驟5)挑選出的BIM模型記載的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進行現場施工。
進一步地,在現場施工過程,收集施工信息,將施工信息錄入數據庫,以便后期進行分析。
在現有的混泥土裝配式施工方法中,通常上直接根據施工經驗設定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這樣的施工方法易導致施工后的混泥土的強度和使用性能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本發明通過改變構件的安裝順序,利用BIM技術合成不同的模型,從中選取效果最好的安裝順序,獲得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解決了現有施工方法中因預制構件安裝順序不當導致混泥土的強度和使用性能降低的問題。
進一步地,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條件、施工時間、施工地點、施工順序,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設備儀器的規格。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改變構件的安裝順序,利用BIM技術合成不同的模型,從中選取效果最好的安裝順序,獲得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施工方法中因構件安裝順序不當導致混泥土的強度和使用性能降低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
一種基于BIM的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數據庫中建立每個預制構件的基本信息;
2)、建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BIM模型:將所有預制構件按照一定的裝配順序進行建模;
3)、將步驟2)獲得的BIM模型錄入數據庫;
4)、重復步驟2)和步驟3),每次重復步驟2)時對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進行調整;
5)、根據BIM模型結合實際施工,從數據庫中挑選出最合理的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
6)、按照步驟5)挑選出的BIM模型記載的預制構件的裝配順序進行現場施工;在現場施工過程,收集施工信息,將施工信息錄入數據庫,以便后期進行分析;所述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條件、施工時間、施工地點、施工順序,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設備儀器的規格。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智建新業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智建新業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714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