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帆式風力機在審
申請號: | 201710446505.4 | 申請日: | 2017-06-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38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發明(設計)人: | 王茂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茂友;王樂;朱坤玲 |
主分類號: | F03D3/00 | 分類號: | F03D3/00;F03D3/02;F03D3/06;F03D7/0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煙臺路8***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旋帆式 風力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風電技術領域和直接使用風能的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風電技術領域均采用槳葉式風力機,槳葉的空氣動力學證實,槳葉捕獲風能的效果是很有限的,理想狀態下可能捕獲最大59%(理論值)的風能,實際應用中僅能達到40~50%,這就是槳葉風電技術難于開發大功率設備的主要原因。
利用風帆獲取風能的做法歷史悠久,盡管現代化的艦船已取代了古老的帆船,但是風帆捕獲風能的獨特效能確是槳葉無法相比的,由風帆的空氣動力學知道,當風作用于風帆時,帆的迎風面受到很大的推力,當風高速流過風帆時,其背風面的壓力會減小而產生吸力,其吸力非常之大,可比迎風面被風推的力量大一倍,相當于獲得三倍的推力,風帆如此高效捕獲風能的特點,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可利用風能資源。
本發明的主要任務就是,將風帆在風力作用下產生的直線運動,轉變成持續不斷的旋轉運動,設計出大功率、高效能的旋帆式風力機。
發明內容
1.旋帆技術
發明了旋帆技術,將帆葉固定在回轉主體上,帆的迎風面正對于風向,當受到風力時就會推動回轉主體旋轉,為了使帆葉迎風或避風,帆葉可繞帆軸上旋或下旋,以調節帆葉的迎風角度。
用途:將風帆受風力產生的直線運動轉變成回轉主體的旋轉運動。
帆葉結構:為旗形設計(如附圖),帆軸與帆葉固定連接,為有效捕獲風能,帆葉設計成圓弧曲面。
2.旋帆式風力機的工作原理
假想過風力機的軸線,相對于風向畫一條直線作為分界線,將風力機旋轉時帆葉遠端的形成圓,分為前、后、左、右四個區域。
設定分界線前后兩側附近為A過渡區和B過渡區,進入A過渡區,帆葉的迎風面發生改變,由背面迎風變為正面迎風,帆葉繞帆軸順勢下旋,由水平狀態逐漸過渡轉換成垂直狀態。進入B過渡區,帆葉的迎風面又發生改變,由正面迎風變為背面迎風,帆葉繞帆軸順勢上旋,由垂直狀態逐漸過渡轉換成水平狀態。
設定左區域為帆葉的避風區,旋轉進入該區域的帆葉已調節并保持水平狀態,這樣帆葉迎風面積最小,受到的風力也最少。
設定右面區域為帆葉的迎風區,旋轉進入該區域的帆葉已調節并保持垂直狀態,這樣帆葉迎風面積最大,受到的風力也最大。
由于在迎風區和避風區帆葉受到的風力嚴重失衡,就能形成較為理想的旋轉力矩,帆葉自然會推動回轉主體持續的朝一個方向轉動。
3.關鍵技術
實現原理有兩個關鍵環節,即,帆葉由水平態轉換成垂直態,再由垂直態轉換成水平態,帆葉每繞軸線轉180°時就要完成一次姿態變換。關鍵技術,就是帆葉調姿時利用風力、帆葉重力、以及風力機旋轉時對帆葉所產生的慣性力、離心力的綜合作用,經帆葉姿態調節器調節定位實現。
4.重要技術說明
帆葉姿態調節器是旋帆式風力機的重要器件,作為一項專有技術在本說明書中只介紹其功能,不介紹結構和原理。
帆葉姿態調節器具有三個功能,其一,完成帆葉正常運行過程的姿態轉換調節。其二,當風速過快,超出正常值時,可適時調節帆葉迎風面的角度,減小風壓確保風力機安全運行。其三,在出現超級大風時,將所有帆葉調節至水平狀態,將迎風面減至最小,以安全避風。
5.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效果
①旋帆式風力機為垂直軸設計,工作時不受風向變化影響,與現行水平軸風力機相比設計更簡單、安全可靠。
②由于帆葉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非常高,在帆葉結構和材料滿足性能的條件下,其迎風面積盡可做大,隨著帆葉數量的增加,風能的轉化規模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將為今后設計制造特大功率風力機提供技術支持,有望對我國乃至世界風電事業產生重要影響。
6.實驗驗證
按上述原理制造的小型實驗機已完成實驗驗證,證實旋帆式風力機的工作原理科學合理,風力機旋轉平穩,帆葉姿態調節順暢。
附圖說明
附圖-旋帆式風力機的工作原理圖
部件編號:
帆葉--(1、2、6、8) 回轉主體--3 帆葉軸--4 帆葉姿態調節器--5 基座--7
風力機相對于風向分為前、后、左、右四個區域,即:A過渡區、B過渡區、避風區和迎風區。
帆葉在各區域的狀態說明
帆葉1旋轉至B過渡區時,帆葉的迎風面發生改變,由正面迎風變為背面迎風,在風力、慣性力和離心力的作用下,按箭頭所示,逐漸上旋至水平狀態。
帆葉2旋轉進入避風區保持水平狀態,此狀態迎風面積最小可接受最少的風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茂友;王樂;朱坤玲,未經王茂友;王樂;朱坤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65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占地面積少且節約成本的高效風力發電機組
- 下一篇:一種風力發電用變槳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