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傳感器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45297.6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7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澤蛟;張同心;馬憲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141 | 分類號: | B29C64/141;B29C64/386;B29C64/379;B22F3/105;B28B1/00;B33Y10/00;B33Y40/00;B33Y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范光曄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打印 技術 制作 傳感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傳感器的方法,屬于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傳感器的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開發傳感器的過程中,完成了傳感器的結構設計后,如何將設計好的傳感器加工出來是設計人員面臨的一大問題。傳統的產品成型工藝包括鑄造、塑性加工、焊接、CNC車床加工等,通常而言,傳統的成型技術在傳感器開發方面具有以下不足:
1、加工周期長
傳統的成型技術在設計完成后,需要將所涉及的三維設計圖首先轉化為二維平面圖,再交給專業的工廠進行制作。整個過程需要雙方技術人員頻繁的溝通,以將設計意圖全部傳達給生產廠家,這不僅涉及到技術保密的問題,而且整個過程費時費力,大量的時間被用在了等待上面,且往往最終得到的產品還與設計初衷有所偏差,不利于傳感器的初期開發。
2、小批量生產造價昂貴
對于傳統成型技術而言,隨著生產線的完善,制造成本會隨著產量的增加而不斷下降,因此在一個成熟的傳感器達到量產階段后,采用傳統成型技術進行流水線式的生產是可以有效控制成本的。然而,在傳感器研發初期,往往需要針對傳感器進行小批量的試制,并通過室內室外實驗來不斷優化傳感器的設計,若采用傳統成型技術,高昂的制造成本將大大提高傳感器的開發門檻。
3、難以加工復雜外形的傳感器
針對傳統的成型技術,以車床加工為例,需要針對設計方案設計一套加工流程,而且許多非標準形狀的工件加工起來極其困難(如橢圓,不規則表面等),而迫使設計人員不得不放棄一些原本很好的設計,且設計人員需具有一定的成型經驗,從而在設計中規避一些實現起來比較困難的方案,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傳感器開發的門檻,同時也限制了許多非常有實用價值的設計。
4、加工精度受限
傳統成型技術的加工精度受限于不同加工方式。其中加工精度比較高的如CNC數控機床,國內領先技術可達到0.01mm,而世界領先技術可達到0.0001mm,這樣的精度是可以用于制作傳感器的,但其造價過于昂貴,特別是進行小批量的試制。而價格較為低廉的傳統機床,精度依操作人員水平、設備情況而有很大差異,難以定量分析,這對于傳感器初期的研究,特別是結合起和尺寸關聯性極大的有限元模擬等室內實驗,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利用傳統成型技術進行傳感器的加工,無疑會給制造者帶來較大的不便。
近年來,3D打印技術的發展為傳感器的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3D打印技術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其思想起源于19世紀末,美國的一項分層構造地貌地形圖的專利,隨后在美國迅速發展。我國則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3D打印技術的研發,其中以華中科技大學的LOM、SLS裝備,西安交通大學的SL裝備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激光快速成型裝備最具代表性。
與傳統的加工方式相比,3D打印通過使用特制的設備將材料一層層地噴涂或熔結到三維空間中,逐層完成對象的制作,極大地降低了制造的復雜程度。首先突破了傳統制造技術在形狀復雜性方面的技術瓶頸,能快速制造出傳統工藝難以加工的復雜形狀和結構特征。而傳感器為了實現對特殊物理量的測量,通常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若采用傳統加工制造代價高昂,甚至難以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傳感器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傳感器的方法,
步驟一、傳感器設計:利用三位建模軟件進行傳感器的設計,以獲得用于3D打印的數字化三維模型;
步驟二、3D打印:根據傳感器的設計要求,選擇3D打印材料進行3D打印;
步驟三、傳感器三維模型的切片與曲面的近似:打印傳感器,3D打印逐層添加材料,將三維模型轉變為包含打印層信息的打印模型;切片層是一個有復雜底面的柱體,它將薄層外側表面簡單化為與底面相互垂直,這時切片的輪廓是連續的曲線,形成具有復雜曲面的實體是有很多個小臺階的片層堆積的結果,打印頭行至輪廓處時將停止并另起一行,打印機的打印形成的薄層其輪廓就不再是連續的曲線,而是鋸齒狀的,將材料添加的行寬和打印頭行走的步長控制的足夠小,最終形成的輪廓其光滑程度滿足工程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52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DLP激光快速成型3D打印機
- 下一篇:油泥3D打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