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及該模具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44632.0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68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路文虎;徐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7/02 | 分類號: | B22C7/02;B33Y10/0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鄭華海 |
| 地址: | 545616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打印 鑄造 模具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一種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包括由3D打印得到的部件Ⅰ和部件Ⅱ,部件Ⅰ和部件Ⅱ的空腔由外向內依次填充有樹脂纖維層、纖維層和發泡層;其制備方法包括(一)建模,將模型切分為通過燕尾槽連接的若干個部件;(二)用3D打印機打印得到若干個中空結構的部件;(三)在每個部件的平面處加工灌注開口;(四)向部件的空腔填充緩干樹脂與強化纖維的混合物;(五)向部件的空腔加入玻璃纖維;(六)向部件的空腔注入發泡材料;(七)將若干個部件通過燕尾槽連接;(八)用A/B膠對燕尾槽縫隙進行填補,后涂覆環氧樹脂,再進行打磨拋光。本發明具有精度高、制備周期短、重量輕、模具強度高、生產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模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鑄造用模具,特別涉及一種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及該模具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鑄造模具是指為了獲得零件的結構形狀,預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結構形狀,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個和零件結構尺寸一樣的空腔,再在該空腔中澆注流動性液體,該液體冷卻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狀結構完全一樣的零件。鑄造模具常采用金屬模型或木模型,它們的特點如下:
1. 金屬模型通常采用機械自動化加工,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短,但存在模型重量大、搬運困難以及制作成本高等缺點;
2. 木模型的制作通常都是靠人工手工制作,通過剪紙樣,量尺寸,做一步,測一步,效率非常低,只要某一步驟制作出現誤差,就會導致整個木模型報廢,需重頭再來;若模型存在復雜的曲面,對木模師傅的技術和經驗要求非常高,很難做到制作的木模型的曲面與模具要求的曲面完全一致,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故鑄造用的木模型存在精度差、加工效率低、對工人要求高和周期長等缺點。
3D打印技術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原理是將計算機設計出的三維模型分解成若干平面切片,然后將3D打印材料按切片圖形逐層疊加,最終疊積成完整的物體,目前3D打印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及該模具的制備方法,該鑄造用模具采用3D打印技術生產加工而成,并在3D打印而成的模具內部填充多層復合材料,制備方法簡單,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周期短、重量輕、模具強度高、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容易保證等優點,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包括由3D打印得到的部件Ⅰ和部件Ⅱ,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通過燕尾槽連接為一體;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均為空腔結構,且部件Ⅰ和部件Ⅱ的平面處設有灌注開口,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空腔由外向內依次填充有樹脂纖維層、纖維層和發泡層。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3D打印材料為PLA或ABS材料,且打印材料熱軟化溫度大于80℃;所述部件Ⅰ和部件Ⅱ的外表面還涂覆有環氧樹脂或聚脲涂料。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樹脂纖維層為緩干樹脂與強化纖維的混合物,其中緩干樹脂為1~20重量份,強化纖維為1~5重量份;所述纖維層是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所述發泡層是聚氨酯發泡膠。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樹脂纖維層的厚度為0.5~2mm;所述緩干樹脂為環氧樹脂或聚氨酯樹脂添加緩干劑配制而成,其凝膠時間為5~10分鐘,凝固硬化時間大于30分鐘;所述強化纖維是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纖維長度為2~10mm。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聚氨酯發泡膠的發泡倍數為8~15倍。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3D打印的鑄造用模具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使用建模軟件進行建模得到鑄造模具的整體模型,將該整體模型切分為通過燕尾槽連接的若干個部件,并將若干個部件分別導出為STL格式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柳州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46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耐用列管式換熱器
- 下一篇:具有不停機維修功能的板式換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