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沙棘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43607.0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32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英;徐航;鄭興國;韓曉燕;劉偉;張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阿勒泰地區園林場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836599 新疆維吾爾***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沙棘 組培苗瓶 外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沙棘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制備組培小苗;步驟二、組培小苗生根激素處理:100mg/L的IBA溶液中浸泡10min;步驟三、扦插基質和苗床準備;步驟四、組培小苗扦插;步驟五、扦插后管理;步驟六、移栽;本發明從沙棘無性繁殖特性出發,選擇適合的瓶外生根基質,采用最合理的組培小苗生根激素處理條件,生根率高達95%,為沙棘快速繁殖提供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類作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沙棘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
背景技術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胡頹子科,灌木或喬木,又名酸醋柳、黑刺、酸刺、其察日嘎納(蒙名)、達普(藏名)、吉汗(維吾爾名)等[1]。主要分布于我國華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其生態價值表現在耐旱,抗風沙等特點之上,適合防風固沙。除了高生態價值外,沙棘的經濟價值更加讓人難以忽略。沙棘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皆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農牧魚業等眾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沙棘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認知加強,沙棘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沙棘苗木的快速育成也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沙棘繁殖的主要方法有:有性繁與無性繁殖兩種,這里我們主要講述的是無性繁殖,無性繁殖又分為三種:硬枝扦插、半木質化扦插、組織培養。組織培養不受時間限制、在材料極少的情況下組織培養是最佳方法,同時也是實現苗木規模化生產、開展基因遺傳轉化育種、保存種質資源、植物抗寒耐鹽等機理研究等方面必選的途徑之一。生根則是決定沙棘繁育的關鍵條件。Debergh等認為誘導試管苗生根的過程的費用占總費用的35%~75%,瓶外生根技術是近幾年研究的一項組培生根的先進技術。是一項值得應用和推廣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沙棘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沙棘組培苗瓶外生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組培小苗;
步驟二、組培小苗生根激素處理:100mg/L的IBA溶液中浸泡10min;
步驟三、扦插基質和苗床準備;
步驟四、組培小苗扦插;
步驟五、扦插后管理;
步驟六、移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一中制備無根試管苗包括以下步驟:選取遼阜、壯園黃、深秋紅三個品種的大果沙棘的當年生枝條的莖尖作為外植體進行接種,選取增殖30d,長約3~5cm生長狀況良好的組培苗作為瓶外生根材料;用清水洗凈根部培養基,叢生苗剪成單株,將組培苗中下部葉片去除,只保留莖頂端的2~3片葉片。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三中移栽基質和苗床準備包括以下步驟:將淘洗過的珍珠巖裝入底部透氣的育苗盤中,裝入量為育苗盤高度3/4即可,在插入無根試管苗之前,再次對盛放有珍珠巖的育苗盤進行浸濕,保持基質濕度在80%左右,從而達到前三天能夠管理的要求,最后,在珍珠巖表層均勻噴施1000倍的80%多菌靈溶液。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四中組培小苗扦插包括以下步驟:將經過處理的組培苗插穗插入基質中壓緊,等距分布,育苗盤插滿后在組培小苗上方20cm處均勻噴施一遍1000倍的80%多菌靈溶液;最后,將塑料薄膜覆蓋于育苗盤之上,快速移入用塑料薄膜搭建好的棚架之中,并且放置溫濕度計用以監控空氣溫濕度。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五中扦插后管理包括以下步驟:每周一次在組培小苗上方20cm處均勻噴施一遍1000倍的80%多菌靈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園林場,未經新疆阿勒泰地區園林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36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甘薯葉柄進行愈傷組織誘導和分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象鼻蘭野外回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