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軸小型數控車床控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43148.6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2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加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星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4 | 分類號: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型 數控車床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床控制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四軸小型數控車床控制器。
背景技術
目前的數控車床是用一個昂貴的數控車床系統來控制。數控車床系統本身的特點是比較穩定和精度高,但要靠專業的數控車床系統程序開發人員來編動作。至今應用于大型和小型的數控車床。但是,現有技術中,由于小型數控車床使用數控車床系統的成本太高,難以廣泛運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四軸小型數控車床控制器,解決現有技術中小型數控機床的使用成本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四軸小型數控車床控制器,包括:主控制器、觸摸顯示屏和四軸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與所述觸摸顯示屏連接,所述主控制器還與所述四軸控制器連接,所述觸摸顯示屏上設置有虛擬按鍵菜單,所述虛擬按鍵菜單通過編程設定;
其中,所述觸摸顯示屏包括觸摸顯示屏主體、第一處理器、數據存儲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開關電源,所述第一處理器、所述數據存儲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開關電源設置在所述觸摸顯示屏主體內,所述第一處理器分別和所述觸摸顯示屏主體、所述數據存儲器、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開關電源電性連接;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第二處理器、多個控制板接口和第二開關電源,所述反應輸出處理器分別與所述多個控制板接口和所述第二開關電源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處理器為NUC100ARM處理器。
其中,所述控制板接口包括電磁閥輸出控制板接口、步進電機輸出控制板接口、第二通信接口、接近開關接口。
其中,所述四軸控制器包括:第三處理器、四軸脈沖輸出電路、四軸限位開關、負載電路和接口電路,所述第三處理器分別與所述四軸脈沖輸出電路、所述四軸限位開關、所述負載電路和所述接口電路電性連接。
具體的,所述接口電路為USB接口轉換電路。
其中,所述第一處理器為NUC100ARM處理器,所述第三處理器為TC6014四軸運動控制處理器,實現2軸或3軸直線插補、任意2軸圓弧插補、任意2軸或3軸位模式插補和連續插補。
其中,在所述觸摸顯示屏的外部覆蓋有鋼化玻璃面板。
具體的,在所述鋼化玻璃面板的四邊設置有軟質包覆材料。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觸摸顯示屏之間采用232串行接口通信。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四軸控制器之間采用16位并行接口通信。
其中,所述數據存儲器為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所述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的容量為64K。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采用NUC100ARM處理器,減少了I/O口的擴展電路的使用,使得生產成本減少很多,可以廣泛運用與小型車床系統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四軸小型數控車床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第二處理器的電路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中多個接口電路的電路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中第三處理器的電路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中第三處理器引腳連接的電路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中限位開關電路的電路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中脈沖輸出電路的電路結構圖;以及
圖8為本發明中USB接口轉換電路的電路結構圖。
圖中,1-主控制器,11-第一串行接口,12-第一并行接口,2-觸摸顯示屏,21-第二串行接口,3-四軸控制器,31-第二并行接口,32-第三處理器,33-四軸限位開關,34-四軸脈沖輸出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星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星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31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防環境智能監控系統
- 下一篇:工業機器人用智能識別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