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42952.2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8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戴良軍;盛明宏;崔林釗;錢葉琳;程濤;代杰;楊宗霖;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2 | 分類號: | E02D27/12;E02D5/5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304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大 直徑 空心 獨立 復合 樁基礎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及其建造方法。本發明中的復合樁基礎由超大直徑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水泥攪拌樁、樁端鋼筋混凝土厚板、樁周圍注漿土體共同形成復合樁基礎,水泥攪拌樁繞樁基形成封閉的水泥攪拌樁墻。超大直徑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通過樁位現場分段現澆制作或預制分段拼接成型,然后沉至設計位置后用混凝土封閉底端成樁。成樁后,在超大直徑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與水泥攪拌樁墻之間高壓旋噴水泥漿液,然后通過樁底注漿管、水平注漿孔和豎向注漿孔對空心樁底及樁身周邊土體壓注水泥漿進行加固而形成復合樁基。本發明中的樁基礎具有較高的承載力,且兼具樁身質量好、安全性高的優點,同時還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樁基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樁基礎已在各類工程中廣泛應用,常用的樁基礎形式為中小直徑(含PC)單樁基礎和群樁基礎。群樁基礎需設置承臺(或連梁),樁與樁,樁與土之間相互影響較大,群樁效應也較為明顯,樁身荷載傳遞過程復雜,影響承載力的因素較多,給設計和建造都帶來了較高的成本和較大的難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工程建(構)筑物的大量涌現,大直徑單樁(樁柱一體)逐漸得到了認同,而超大直徑樁基礎更是未來替代群樁基礎的優選發展方向之一。
目前,超大直徑樁大都采用實心灌注樁。由于既有理論、計算、設計、建造方法、重裝設備的局限性,樁基承載能力主要考慮樁端支撐力和樁身周圍土的摩阻力,造成超大直徑實心灌注樁樁中混凝土很大的浪費,且增加了樁身自重和對土體承載能力要求的提高;再者,由于清孔不徹底、縮頸、夾泥、斷裂等造成樁身質量問題,影響樁基承載力,甚至是樁基安全性;特別是隨著樁徑、樁長的增大,上述不利因素更加突顯,從而使超大直徑樁基礎的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種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本發明中的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不需設置大體積承臺,柱樁一體的型式使得荷載傳遞更直接,具有較高的承載力,還具有樁身質量好、安全性高的優點,同時,本發明中的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無需使用沉井、套箱等臨時圍護結構,便于施工,還具有較好的經濟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包括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周側設置有由若干水泥攪拌樁圍成的封閉的水泥攪拌樁墻,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和水泥攪拌樁墻之間充注有由水泥漿和土體構成的注漿土體。
優選的,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樁壁外側面設置為直徑下大上小的臺階式;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樁壁中預置有彼此聯通的水平注漿孔和豎向注漿孔;所述豎向注漿孔沿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環向在樁壁中設置有多個,且所述豎向注漿孔向上沿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樁壁內部延伸至樁頂,向下延伸至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樁壁外側面的樁壁臺階處;所述水平注漿孔沿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長度方向設置并形成多個注漿層,每個注漿層中的水平注漿孔均沿著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環向排布。
優選的,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底端設有封閉空心樁的樁端鋼筋混凝土厚板,所述樁端鋼筋混凝土厚板的下部和周圍設有由水泥漿和土體構成的樁底注漿土體。
優選的,所述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在與所述樁端鋼筋混凝土厚板相接的范圍內設置有凸榫,所述凸榫自上而下設置為形成環狀的多層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前述超大直徑空心獨立復合樁基礎的建造方法,具體的,本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施工前,在施工現場確定的樁位四周施工水泥攪拌樁,并形成封閉的水泥攪拌樁墻;
S2、在樁位處,對制作好的薄壁鋼筋混凝土空心樁的首節空心樁進行沉樁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29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