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41194.2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34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富佳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02 | 分類號: | C08L9/02;C08L23/16;C08L51/06;C08L25/06;C08K13/02;C08K3/36;C08K3/34;C08K3/22;C08K5/098;H01B3/28;B29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2207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臭氧 老化 用電 料及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由以下原料組成:丁腈橡膠、三元乙丙橡膠、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氣相白炭黑、促進劑DTDM、過氧化二異丙苯、海泡石粉、滑石粉、三氧化鉬、硬脂酸鋅、溴代聚苯乙烯、氫氧化鋁、抗氧劑1076、防老劑MB、硅烷偶聯劑。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的電纜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并在耐老化及耐臭氧性能方面表現優異,能夠滿足市場對船用電纜的性能要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調查顯示,世界造船中心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目前我國長三角地區,依靠其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交匯的地緣優勢,已經成為世界造船業投資轉移的集聚區。國際市場受外部經濟環境而影響,與前幾年相比將有短時期的低迷。但是國內船舶工業將會持續興旺,受到我國海洋開發戰略實施的影響,國內船舶工業面臨巨大發展空間。我國能成功制造的新型船舶種類不斷增加,例如:成品油船、化學品船、海洋工程船、遠洋漁船、大型集裝箱船、客滾船、滾裝船、液化石油氣船、液化天然氣船、大型冷藏船、散貨船、漁政船、軍用船、自卸船、大艙口多用途船、穿梭油船、高速無艙蓋集裝箱船、高速水翼客船、海上儲油船、巨型油船和內河船舶等;另外還有與緝私艇、救生艇、游艇等小型船舶艦艇。我國船舶工業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拉動船用電纜的市場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也對船用電纜的性能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不斷的提高電纜料的性能,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現有的船用電纜料在耐臭氧及耐老化性能方面存在欠缺,影響船用電纜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丁腈橡膠72-78份、三元乙丙橡膠25-29份、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0-24份、氣相白炭黑4-7份、促進劑DTDM 0.5-1.0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5-3.0份、海泡石粉5-9份、滑石粉3-6份、三氧化鉬2-5份、硬脂酸鋅1-3份、溴代聚苯乙烯2-5份、氫氧化鋁6-10份、抗氧劑1076 1-2份、防老劑MB 0.8-1.2份、硅烷偶聯劑2-3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丁腈橡膠73-77份、三元乙丙橡膠26-28份、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1-23份、氣相白炭黑5-6份、促進劑DTDM 0.6-0.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8-2.7份、海泡石粉6-8份、滑石粉4-5份、三氧化鉬3-4份、硬脂酸鋅1.5-2.5份、溴代聚苯乙烯3-4份、氫氧化鋁7-9份、抗氧劑1076 1.2-1.7份、防老劑MB 0.9-1.1份、硅烷偶聯劑2.3-2.8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丁腈橡膠75份、三元乙丙橡膠27份、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2份、氣相白炭黑6份、促進劑DTDM0.7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3份、海泡石粉7份、滑石粉4份、三氧化鉬3份、硬脂酸鋅2份、溴代聚苯乙烯4份、氫氧化鋁8份、抗氧劑1076 1.5份、防老劑MB 1份、硅烷偶聯劑2.5份。
所述耐臭氧耐老化的船用電纜料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稱取海泡石粉和滑石粉,以水作為球磨液,球磨混合2-3h,然后在110-120℃下烘干,將烘干后的物料在620-630℃下煅燒處理1-2h,自然冷卻后,獲得煅燒料;
2)稱取氣相白炭黑、三氧化鉬、硬脂酸鋅和氫氧化鋁,混合均勻后,粉碎,過100-150目篩,獲得混合添加劑;
3)稱取丁腈橡膠、三元乙丙橡膠和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至預熱為130-140℃的密煉機中,混煉處理2-3min,獲得第一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吉恩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11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