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依據采集數據分析停車趨勢的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40701.0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87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凡;唐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14;G08G1/0967;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停車位 停車位信息 停車庫 停車場 采集數據分析 服務器 空閑時間段 停車 信息感知 空閑 數據庫存儲 數據庫分析 車載系統 實時更新 信息推送 不對稱 時間段 使用率 泊車 上傳 推理 擁堵 數據庫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依據采集數據分析停車趨勢的方法和系統,位于停車場內的車載系統獲取車輛的信息感知數據,并從信息感知數據中提取停車位信息并上傳至服務器;服務器將停車位信息存至停車位數據庫,停車位數據庫存儲所述停車位信息并實時更新;服務器根據地圖結合停車位數據庫分析、推理停車趨勢。本發明降低在擁堵時間段車輛和停車庫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誤入停車庫、找停車位時間過長、停車庫沒有空閑停車位需要更換停車場等等情況;提高車輛的泊車效率;同時基于空閑時間段空閑停車位的信息推送,提高空閑時間段停車場的停車位的使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通訊及網絡安全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依據采集數據分析停車趨勢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促進了大型停車場的發展,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的大型停車場越來越多,而停車場規模的日益擴大,帶來一系列的泊車與取車的問題,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每個大中型城市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
首先,在城市車輛日漸增多,交通擁堵越發嚴重的情況下,在城市中的停車難度大大增加。很多司機都感覺很難駕馭泊車技術。其次,車主一方面在泊車時面臨著因尋找車位而逐漸增加的巡游路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車主走出停車場的步行距離,加大了車主的體力、時間與能源成本;同時,大型停車場的車位眾多且指示不夠明確,茫茫車位給尋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在車輛發展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車輛的智能化是車輛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實現車輛自主泊車的過程中,如何使車輛獲取信息和停車場中的有效車位信息在信息相互中使信息對稱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以及其他潛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依據采集數據分析停車趨勢的方法和系統,本申請通過眾包車輛采集信息感知數據,將接收到的采集信息感知數據提取停車位信息,建立停車位數據庫,根據停車位數據庫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未來停車場停車趨勢,將預測結果推送給相關車輛。本申請硬件成本和采集成本投入低;通過提取特征信息降低數據交互流量,節約成本。本申請停車位數據庫基于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停車場未來空閑停車位的分布和趨勢,并給予相關的車輛推送信息,降低在擁堵時間段車輛和停車庫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誤入停車庫、找停車位時間過長、停車庫沒有空閑停車位需要更換停車場、停車庫擁堵無法行駛出等等情況;提高車輛的泊車效率;同時基于空閑時間段空閑停車位的信息推送,提高空閑時間段停車場的停車位的使用率。
一種依據采集數據分析停車趨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01:位于停車場內的車載系統獲取車輛的信息感知數據,并從信息感知數據中提取停車位信息并上傳至服務器;
S02:服務器將停車位信息存至停車位數據庫,停車位數據庫存儲所述停車位信息并實時更新;
S03:服務器根據地圖結合停車位數據庫分析、推理停車趨勢。
還包括步驟S04,所述步驟S04:服務器將停車趨勢推送給相關車輛。
于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03中,所述構建地圖的方法為采用SLAM算法構建地圖或者采用已構建的基礎地圖。
于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01中,所述獲取車輛的信息感知數據的車載系統采用眾包方式獲取信息感知數據。
于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02中,所述的停車位信息包括已劃線的固定停車位信息和未劃線但可停車的臨時停車位信息。
于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02中,所述停車位數據庫存儲所述停車位信息時,同一停車位不同時間點采集到的停車位信息標記為一個測量集,測量集中的數據優先級按照采集時間的順序排列,在分析某一時間段某一停車位的停車概率時,系統優先調用采集時間為近期的停車位信息。
,作為優選實施例,在步驟S03中,所述提取的停車位信息為該車載系統獲取的車輛信息感知數據之中空閑停車位的概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407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