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引物和試劑盒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9230.1 | 申請日: | 201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4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吉光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Q1/04;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李晶晶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介導 等溫 擴增 技術 檢測 銅綠 假單胞菌 引物 試劑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組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引物和試劑盒,屬于生物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銅綠假單胞菌(P.Aeruginosa)原稱綠膿桿菌,是一種高致死率、溶血性、抗藥性強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在分類上屬假單胞菌科中的假單胞菌屬,此菌屬種類多達200種以上,在自然界分布廣泛,是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見的細菌之一。本菌最主要的生長條件是潮濕環境,其它條件要求不高。紡織品極易吸潮,具備銅綠假單胞菌生長的所有因素,能夠提供其繁殖的理想環境,包括合適的pH,溫度及水營養,也能提供其繁殖所需的大表面積。因此紡織品中一旦污染銅綠假單胞菌,該菌會頑強地吸附在纖維上,一般的清洗、曝曬是消滅不了的。
銅綠假單胞菌可暫時寄生于皮膚,因此接觸性體表感染率相當高,能引起人中耳炎、角膜炎、尿道炎和下呼吸道感染,亦可引起心內膜炎、胃腸炎、膿胸,甚至通過血流導致敗血癥,可引起病人死亡。
銅綠假單胞菌檢測有多種方法,常見的主要有傳統標準方法、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分析法、分子生物學方法(常規PCR法、多重PCR法、PCR-DHPLC法、Real-time PCR法、基因芯片技術)、免疫學方法(免疫磁性分離法、熒光激活細胞分離法、酶聯免疫吸附法)、蛋白多肽檢測方法等。傳統檢測方法程序繁瑣、周期長、靈敏度低。免疫學方法制備抗體較困難、不能同時檢測多種成分,對實驗人員技巧性要求高,易出現交叉污染。分子生物學方法具有高靈敏度、準確、快速等優點,但需要專門儀器設備,易污染,對檢驗人員要求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引物和試劑盒。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外側引物對F3和B3:
上游引物F3:GCTCGTACGGAGATACAGCC;
下游引物B3:TGTTCACCGTTTGTATTGGCG;
內側引物對FIB和BIP:
上游引物FIP:
GTCGAATCCCTTTAGGACGGAGACCCTTTCGAACGCGGGGAATGGCC;
下游引物BIP:
AAGTTCACACTGTGGAGGAGCAACCCAATAGACCCGAGCCATGTTTCC
利用上述引物,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銅綠假單胞菌基因快速診斷試劑盒,包括BstDNA聚合酶、反應液、樣品預處理液、顯色液和陽性對照液組成。
反應液:每1L反應液中含有1.6~2mmol dNTP、20~25mmol Tris-HCl、10~12.5mmol氯化鉀、10~12.5mmol硫酸銨、8~10mmol硫酸鎂、1~1.25ml TritonX-100、0.8~1mol甜菜堿、內引物FIP/BIP各1.6~2mol和外引物F3/B3各0.2~0.25mol。
每1L樣品預處理液中含有10~20mmol pH 8.0的Tris-HCl、1~2mmol EDTA和10~12ml Triton X-100。
顯色劑:為10%的熒光染料SYBR GREEN I。
陽性對照液:銅綠假單胞菌基因組DNA。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現有技術中國專利CN 102134601 A公開了一種種銅綠假單胞菌的環介導等溫擴增檢測引物、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盒,該發明針對銅綠假單胞菌的ecfX 基因,設計和篩選了一套特異性檢測引物組以及含有該檢測引物組的檢測試劑盒和利用該檢測試劑盒通過LAMP 的檢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其基礎上,也是利用ecfX 基因設計了一組新的引物。通過兩組引物的對比實驗,本發明的引物具有更好的靈敏度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的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外側引物對F3和B3:
上游引物F3:GCTCGTACGGAGATACAGCC;
下游引物B3:TGTTCACCGTTTGTATTGGCG;
內側引物對FIB和BIP:
上游引物FIP:
GTCGAATCCCTTTAGGACGGAGACCCTTTCGAACGCGGGGAATGGCC;
下游引物BIP:
AAGTTCACACTGTGGAGGAGCAACCCAATAGACCCGAGCCATGTTTC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吉光,未經趙吉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92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