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優化方鉛礦浮選的磨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37072.6 | 申請日: | 201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56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韓躍新;高鵬;張小龍;李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7/16 | 分類號: | B02C17/16;B02C17/20;B02C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尹淑梅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優化 方鉛礦 浮選 磨礦 方法 | ||
一種用于優化方鉛礦浮選的磨礦方法,屬于有色金屬選礦技術領域,其特征是以立式攪拌磨機為主要設備,以氧化鋁陶瓷球為磨礦介質,控制礦漿濃度為65%~70%、礦漿溫度為30℃~40℃、礦漿的pH為10~11.5、助磨劑六偏磷酸鈉加入量為120g/t~180g/t礦漿,當方鉛礦石的粒度被研磨到?0.043mm占85±5%時即可放出礦漿,再次裝入物料進入下一次磨礦循環。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色金屬選礦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優化方鉛礦浮選的磨礦方法。
背景技術
磨礦通常是礦物加工過程的準備作業,傳統意義上磨礦的目的是得到適宜的粒度或單體解離程度的物料。隨著研究水平和研究手段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磨礦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及物理化學過程,對礦物特別是方鉛礦后續的浮選有著重大影響。
目前常規使用的磨礦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現有利用鋼球作為磨礦介質,鋼球磨損嚴重而產生大量的鐵質污染,在磨礦過程中會覆蓋方鉛礦物表面,不利于鉛礦物的回收;
(2)磨礦產品粒度分布不均勻,過磨和欠磨粒度較多,影響浮選精礦產品質量;
(3)磨礦效率偏低,介質磨損成本較高,磨礦功耗較大,且易出現礦漿結塊、糊球等現象。
因此開發可優化方鉛礦浮選的新型磨礦方法,為提高方鉛礦選礦過程中的選別指標奠定更好的基礎條件,以便進一步提高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已成為選礦工作者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磨礦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一種實用高效的用于優化方鉛礦浮選的磨礦方法,以提高方鉛礦在磨礦過程中的磨礦效率,并為進一步優化后續浮選鉛精礦產品質量創造較好條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優化技術方案為:
以立式攪拌磨機為磨礦主體設備,通過改變磨礦介質和嚴格控制磨礦工藝條件將入磨礦物物料研磨至適宜粒度,供給后續的選礦浮選設備進行有效礦物與脈石等雜質的分離;這里所述的入磨物料為方鉛礦石;該方法所使用的立式攪拌磨機規格為VTM-800,處理能力為50噸/時~60噸/時,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不同規格的氧化鋁陶瓷球,按照大球、中球和小球的初始比例配制混合成氧化鋁陶瓷球磨礦介質,選擇經過初步破碎之后獲得的方鉛礦石和水按適度比例混合成礦漿;
2、將配制混合好的氧化鋁陶瓷球磨礦介質和礦漿分別添加到立式攪拌磨機中,其中氧化鋁陶瓷球包括其球間空隙在內的幾何容積占立式攪拌磨機有效容積的比例為40%~50%,即氧化鋁陶瓷球對立式攪拌磨機的充填率為其有效容積的40%~50%;磨礦介質和礦漿構成的介質礦漿混合物占立式攪拌磨機有效容積的比例為60%~70%,即介質礦漿混合物在立式攪拌磨機中的充填率為其有效容積的60%~70%;
3、磨礦過程中控制礦漿溫度30℃~40℃,一般通過初加或補加水來完成溫度的有效控制;
4、控制礦漿的pH為10~11,通常向礦漿中添加CaO粉劑來完成礦漿pH值的調整;
5、磨礦過程中添加助磨劑六偏磷酸鈉,具體加入量為按質量計每噸礦漿加入六偏磷酸鈉的數量為100g~180g,即六偏磷酸鈉的加入量為100g/t~180g/t礦漿;
6、當方鉛礦石粒度被研磨到-0.043mm占85±5%的適宜粒度后即可放出礦漿,再次按比例裝入經初步破碎后的方鉛礦石和水進入到下一磨礦循環,經測算,達到上述磨礦的適宜粒度所需磨礦時間為4min~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70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