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了比表面積的脫硝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6286.1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8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光利;楊岳;賈媛媛;榮樹茂;李楊;巫樹鋒;梁寶鋒;王立蓉;唐中華;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30 | 分類號: | B01J23/30;B01J35/10;B01J37/04;B01J37/08;B01J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高龍鑫,王玉雙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表面積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提高了比表面積的脫硝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活性氧化鋁打漿;
(2)將鈦源前驅體溶解形成溶液;
(3)將鎢源前驅體溶解,并將其與步驟(1)、(2)的物料混合均勻;
(4)將步驟(3)混合均勻后溶液調節pH值至8~13,沉淀,過濾,洗滌得濾餅;
(5)在步驟(4)所得濾餅中加入去離子水,調成漿狀,加入釩源前驅體,混合均勻后,進行干燥、焙燒,形成粉狀物;
(6)將鎢源前驅體形成的溶液與步驟(5)的粉狀物混合成漿狀,攪拌后,加造孔劑,二次攪拌后,密封靜置、干燥、焙燒,形成脫硝催化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活性氧化鋁,粒度10~500目,優選180~400目,比表面積為60~200m2/g,孔容0.40~0.80cm3/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活性氧化鋁與以TiO2計的鈦源前驅體質量比為3~20:100,優選3~10:1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鎢源前驅體以WO3計,鈦源前驅體以TiO2計,所用鎢源前驅體和鈦源前驅體的質量比為2.0~5.0:100,步驟(6)中所用鎢源前驅體與鈦源前驅體質量比為0.5~2:1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步驟(5)和步驟(6)中的混合方式為機械攪拌混合、流體動力混合或/和超聲波振蕩混合;步驟(3)和步驟(5)的混合時間均為0.5~3h,步驟(6)的混合時間為10~60min,步驟(6)的密封靜置時間為8~30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的釩源前驅體溶液中釩源前驅體以V2O5計,所述鈦源前驅體以TiO2計,釩源前驅體用量和鈦源前驅體用量的質量比為0.5~2.0:1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鈦源前驅體以TiO2計,所述步驟(6)中造孔劑的加入量與鈦源前驅體的質量比為0.5~1.5:10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和步驟(6)中焙燒溫度均為400~650℃,焙燒時間均為4~10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鎢源前驅體為偏鎢酸銨或鎢酸銨;鈦源前驅體為硫酸氧鈦或偏鈦酸;釩源前驅體為偏釩酸銨或釩酸胺。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所加入的造孔劑為尿素、聚氧乙烯、田菁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造孔劑的加入量與鈦源前驅體的質量比為0.5~1.5: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628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回收型噴砂設備
- 下一篇:一種玻璃噴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