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系統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36198.1 | 申請日: | 201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32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欣;周南;蔡雪松;孫兆鼎 | 申請(專利權)人: | 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萬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7/12 | 分類號: | G07F17/12;G07C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518034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融 行業 通訊設備 智能 系統 方法 | ||
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系統和方法,包括多個屏蔽柜和與多個屏蔽柜相連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屏蔽柜內設置有檢測通信設備是否放入柜內的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與控制器通信連接;屏蔽柜上設置在設定時間內無法開啟的智能鎖,智能鎖與控制器通信連接;控制器上連接有識別單元,不同人員設置不同的屏蔽柜,處于設定時間外能夠開啟該人員對應的屏蔽柜。本發明能夠通過屏蔽柜的方式保存通信設備,同時能夠檢測是否有其他的通信設備,防止攜帶其他通信設備進入工作區域,還可以監測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前的存放與檢測過程,并將數據存儲起來,便于后續查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控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系統。
背景技術
銀監會規定,金融企業中每一個操盤手在工作期間時禁止攜帶任何通信設備的,通信設備在進入操盤室之前,均需要進行存儲,且在工作時間,不能取出,但是現有的證券公司中,手機往往僅僅是統一進行保管,需要時告知即可拿走,造成大盤情況泄露或者其它不良后果出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對通信設備進行保存、并能監控該過程的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系統,包括多個屏蔽柜和與多個屏蔽柜相連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屏蔽柜內設置有檢測通信設備是否放入柜內的檢測裝置,檢測裝置與控制器通信連接;屏蔽柜上設置在設定時間內無法開啟的智能鎖,智能鎖與控制器通信連接;控制器上連接有識別單元,不同人員設置不同的屏蔽柜,處于設定時間外能夠開啟該人員對應的屏蔽柜。
所述屏蔽柜內設置有對通信設備進行充電的電源接口,同時設置有屏蔽通信設備信號的屏蔽器。
所述屏蔽柜的柜門上設置可對內部進行觀察的可視窗口。
所述智能管控系統還包括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包括:
(1)用以對通過人員進行視頻監控的攝像頭裝置;
和/或
(2)設置在屏蔽柜之前區域的動態人臉識別系統;
和/或
(3)設置在屏蔽柜之前區域的行人檢測裝置和設置在屏蔽柜之前區域和屏蔽柜之后區域的通信設備檢測裝置。
所述智能管控系統還包括與控制器通信的管理員控制裝置,和與管理員通信的上層控制裝置。
所述控制器上還連接有指示燈排,所述指示燈排的每個指示燈對應一個屏蔽柜。
金融行業通訊設備智能管控方法,包括:
通過控制器設定屏蔽柜上智能鎖的時間鎖范圍,在設定的時間鎖范圍內,控制器不響應外部輸入的智能鎖開啟信號;
通過識別單元識別工作人員后,經過控制器發出信號開啟該工作人員對應的屏蔽柜,工作人員將通信設備放入屏蔽柜中后,關閉屏蔽柜的柜門,檢測裝置檢測柜內是否有通信設備,如未檢測到通信設備則進行報警。
在屏蔽柜之前的區域,通信設備檢測裝置檢測工作人員的通信設備,并發送短信提醒通過的工作人員存放通信設備或者語音告知工作人員存放通信設備;同時通過動態人臉識別系統識別并跟蹤該工作人員,計算該工作人員通過時間,判斷該工作人員是否在設定的時間內存放通信設備,設定時間內未存放通信設備,進行報警;
將通信設備放置在屏蔽柜內后,工作人員通過設有通信設備檢測裝置的區域時,屏蔽柜之后區域的通信設備檢測裝置檢測是否還攜帶有通信設備,如還攜帶有通信設備,則進行報警;
上述過程中,均通過攝像頭裝置進行監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萬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萬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61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