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指紋鎖的凸輪機構及轉動環強制復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35512.4 | 申請日: | 2017-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52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呂雪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5B15/00 | 分類號: | E05B15/00;E05B47/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凸輪機構 強制復位裝置 轉動環 雙離合器 指紋鎖 碰珠 凸輪軸 空轉 過載保護裝置 復位裝置 節省空間 徑向裝配 碰珠彈簧 裝配方式 防盜鎖 無磨損 滑道 鎖具 軸向 | ||
一種指紋鎖的凸輪機構及轉動環強制復位裝置,涉及防盜鎖領域,主要是通過改變凸輪機構的過載保護裝置的具體結構和裝配方式,將碰珠滑道、碰珠彈簧等徑向裝配于局部放大的凸輪軸上,同時采用較大直徑的碰珠,一方面確保凸輪機構空轉功能穩定、可靠,另一方面,還能節省空間,便于設置簡單易行的轉動環強制復位裝置,以消除潛在隱患,并且該復位裝置日常操作無磨損、造價低廉,同時還能增大雙離合器的主要部件的軸向尺寸和徑向尺寸,用以增強雙離合器的可靠性以及鎖具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盜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指紋鎖的凸輪機構及轉動環強制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鎖芯固定式十字機械防盜鎖”(ZL201410020215.X)發明專利,具有特殊的結構和性能優勢:技術無法開啟、強開工具無法破壞、密鑰量大、鑰匙能用數字代碼代表和配制、鎖芯內的彈子均為鋼珠、鑰匙只插入或抽出、不旋轉且插拔容易、利用旋轉執手開鎖或上鎖、執手有過載保護裝置能空轉、開鎖或上鎖操作簡單易行等等。因該產品除獨立用于防盜門、保險柜、金庫等場合以外,還能與指紋識別系統配套使用,所以在“與指紋鎖配套的鎖芯固定式十字機械防盜鎖”(申請號201610990489.0)和“一種指紋鎖的凸輪機構”(申請號201611045195.7) 兩項專利申請中均采用了前述專利的核心技術,或者依托該核心技術設計了其它配套機構,目的是通過強強聯合,打造全新智能產品。
目前,發明人正在利用上述專利技術開發新產品,并通過新產品的試驗和實際使用,不斷地堵塞漏洞、改進技術、優化設計。由于在專利“鎖芯固定式十字機械防盜鎖”中,除彈子以外,只有內轉動環、外轉動環(統稱轉動環)是通過復位拉簧的拉力而實現自動復位的主要部件或核心部件,轉動環如果不能自動復位,就會造成鑰匙插不進去或抽不出來、將用戶拒之門外或者無法鎖閉防盜門的“大麻煩”,所以,這一潛在故障因素必須消除。為此,“一種防盜鎖的轉動環強制復位裝置”(申請號201710390280.5)專利申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這套方案適用于純機械鎖領域,當上述機械防盜鎖與指紋識別系統配套使用時,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具體差別如下:
純機械鎖中的凸輪機構的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插入正確鑰匙后的開鎖操作,即在轉動環控制下,凸輪機構能驅動其它傳動部件而開鎖;二是上鎖操作,上鎖時不用鑰匙,反向旋轉執手帶動凸輪機構反向旋轉即完成;三是空轉,當鑰匙不正確或無鑰匙時,凸輪機構不能全程轉動、鎖具不能開啟,當強力扭轉執手時,通過主動件與從動件之間打滑而實現凸輪軸及執手空轉,用以防止破壞鎖具和盜開鎖具(該裝置即為過載保護裝置,在前專利申請中也稱“力矩限制器”)。其它情況下,無論正向或反向旋轉執手,凸輪機構已旋轉至終點后還強力扭轉執手,則執手均能空轉。
與指紋鎖配套后的凸輪機構的功能包括五方面:一是與上述純機械鎖的功能相同,插入正確鑰匙,旋轉執手能夠開鎖;二是空轉,當鑰匙不正確或無鑰匙時,或者正向或反向旋轉執手而凸輪機構已旋轉至終點后還強力扭轉執手,則執手均能空轉;三是指紋識別正確(或輸入的密碼正確)后,旋轉執手能開鎖。若指紋(或密碼)不正確,凸輪機構只能微量旋轉,鎖具不能開啟,當強力扭轉執手時,執手及凸輪軸也能空轉;四是上鎖操作時不用鑰匙、也不需指紋識別(或不需輸入密碼),反向旋轉執手完成上鎖;五是凸輪機構中包含雙離合器(主離合器和副離合器),在電機驅動下還需實現雙離合器的分離或閉合,同時確保指紋(或密碼)開鎖、鑰匙開鎖互不干擾。所以,上述五方面功能均需通過同一個執手、同一個凸輪機構來完成,凸輪機構的功能大幅度增加,其結構相對復雜,空間布局困難。
雖然“與指紋鎖配套的鎖芯固定式十字機械防盜鎖”和“一種指紋鎖的凸輪機構”兩項專利申請,其核心部件即凸輪機構已經解決了上述五項功能同時實現的問題,但始終沒有述及和解決轉動環強制復位問題,還存在出現“大麻煩”的風險。如果在該兩個專利技術的基礎上增設相關部件,用以實現轉動環的強制復位功能,涉及困難有兩方面:一是凸輪機構的從動環上已沒有空間或位置設置第三凸緣,即無法通過與外轉動環上的復位柱配套使用而完成轉動環強制復位功能;二是能夠設置斜推面并與復位杠桿配套或設置推緣凸臺的部件只做開鎖動作,不做上鎖動作,因此不能利用該部件來實現轉動環的強制復位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華大學,未經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5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