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控制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2992.9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6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連彩云;吳俊鴻;熊軍;李大偉;廖敏;于博;田雅頌;車雯;羅永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古利蘭,王寶筠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控制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空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空調控制裝置,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室內環境溫度T1、濕度參數RH及第一運行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運行信息生成控制溫差值T3;
采集室內換熱器溫度T4;
基于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生成控制信號;
基于所述控制信號控制壓縮機運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運行信息包括內風機轉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生成控制信號包括: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生成第一控制信號,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正常運行;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生成第二控制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上升;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三預設條件時,生成第三控制信號,所述第三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禁止上升且保持當前頻率;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四預設條件時,生成第四控制信號,所述第四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降低。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T4>(T2—T3)+ΔT補償1;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T2—T3)+ΔT補償2<T4≤(T2—T3)+ΔT補償1;第三預設條件包括(T2—T3)+ΔT補償3<T4≤(T2—T3)+ΔT補償2;第四預設條件包括T4<(T2—T3)+ΔT補償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補償溫度ΔT補償1∈[0,10℃];第二補償溫度ΔT補償2∈[0,10℃];第三補償溫度ΔT補償3∈[0,1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調用凝露溫度計算函數f(T1,RH);
基于所述凝露溫度計算函數f(T1,RH)、室內環境溫度T1及濕度參數RH計算凝露溫度T2。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度參數RH包括室內濕度參數RH1及預設濕度參數RH2。
8.一種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采集裝置、第一處理器、第二處理器及第三處理器,其中:
所述采集裝置采集室內環境溫度T1、濕度參數RH及第一運行信息;
所述第一處理器基于所述第一運行信息生成控制溫差值T3;
所述采集裝置采集室內換熱器溫度T4;
所述第二處理器基于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生成控制信號;
所述第三處理器基于所述控制信號控制壓縮機運行。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裝置采集內風機轉速。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所述第二處理器生成第一控制信號,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正常運行;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二預設條件時,所述第二處理器生成第二控制信號,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上升;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三預設條件時,所述第二處理器生成第三控制信號,所述第三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禁止上升且保持當前頻率;
當所述凝露溫度T2、所述室內換熱器溫度T4及所述控制溫度差值T3滿足第四預設條件時,所述第二處理器生成第四控制信號,所述第四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頻率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299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