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雄性羅非魚池塘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2214.X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2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慶堃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慶堃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呂玉博 |
| 地址: | 545005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雄性 羅非魚 池塘 養殖 方法 | ||
1.一種雄性羅非魚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池塘條件的選擇:對池塘面積、水深,池塘形狀、池塘底質、水源條件及電力與漁機配套進行選擇;
二、放養前準備:進行池塘清整、清除淤泥和池塘清塘消毒;
三、養殖魚種來源、質量及規格要求:
魚種來源選擇放養品種必須來源于經業務部門核準,具備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生產場魚種選擇羅非魚;
四、魚苗培育:魚苗培育池在放苗前,徹底清塘消毒,曝曬3~5天;
在放苗前7~8天灌入清新水,灌水需經40~60目網過濾除雜,水深80厘米,后投肥,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后放魚苗,放養10天后,水深加至1.5米;
放苗時,運輸魚苗水溫與培育池水溫差不超正負2℃,培育水溫保持22℃以上;每畝放同批次魚苗8~10萬尾,一次放足;
魚苗下塘后的前3天以投喂畜禽鮮血槳或熟黃豆粉為主;后17天,以熟黃豆粉、米糠、黃粉或低等面粉投喂;投喂量為魚體重的2~3%;
魚苗經過20天培育,一般長到3~5厘米,即可進行出池分塘蔬養,進行魚種培育;
五、魚種培育
培育池同魚苗池放種前清塘消毒;注水用40~60目網過濾除雜;每畝施畜禽糞250公斤培育肥水,有機畜禽糞肥要經過發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水質肥爽,透明度25厘米,7天后放苗,培育水深1.5米以上;每畝放養同一規格3厘米或5厘米魚苗1.8~1.5萬尾;飼喂放苗后,投喂含粗蛋白32%配合顆粒飼料,粒徑1.5~2厘米,日投喂二次,上午8~9時,下午5~6時,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7%~8%;經20天培育,長成魚種,全長長到10~11厘米,重量25~50克,即可分塘養殖;
六、池塘成魚養殖
池塘注水后,每畝施有機畜禽糞肥250公斤培育水質,有機畜禽糞肥要經過發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7天后放種;
每畝放羅非魚魚種800~1500尾,一次放足,同時,每畝放養4~5寸尾鰱魚35尾,鳙魚40尾,15克尾重斑鱧15尾;
全價配合硬顆粒飼料投喂,飼料蛋白含量不低于28%;
日投喂二次,上午8~9時,下午5~6時,投喂顆粒飼料,人工投飼應在池塘中設定點投飼,日投喂量按當日存塘量×日成長率×飼料系數,次日投喂量按上日的投喂量×1.012,以此類推;
同時,注重水質管理,使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pH值保持在7-8.0;
溶解氧24小時在3毫克/升以上,16小時不低于5毫克/升;
防止出現“老水”和“轉水”現象發生;
七、養成出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氧的調整方法為:通過培肥水質,控制池水肥度,利用生物增氧;經常注入新水補充池水溶氧;防止水質過肥,及時清除淤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羅非魚選擇純奧利亞羅非魚♂和純尼羅羅非魚♀的雜交子F1代、中國臺灣F1代吳郭魚及雄性率92%以上或起捕率85%以上且生長快的其它雜交子F1代羅非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慶堃,未經何慶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22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