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拱非對稱無支架的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31996.5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9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京;包立明;郭東明;才寶山;白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02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對稱 支架 安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柔性拱非對稱無支架的安裝方法,屬于連續鋼桁梁柔性拱橋安裝施工技術領域。本方法是充分利用拱肋、吊桿與上弦桿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拱肋構成斜邊,吊桿和對應上弦桿構成倆直角邊。先安裝完所有上弦桿,再安裝對應節段吊桿即直角邊處與拱肋即斜邊處。邊與邊交點鉆高強螺栓孔群栓接,達到剛接形式。不需搭設輔助支架,安裝只需一臺全回轉吊機,完成柔性拱的安裝。采用該方法的目的是減小施工載荷,降低鋼桁梁的變形,利用拱肋成橋應力小的特征,推拱完成拱肋的合龍。合龍時全回轉吊機已在鋼桁梁加勁腿上,對拱梁結合段已無影響。拱肋合龍時接近于成橋應力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桁梁柔性拱橋柔性拱的安裝方法,屬于連續鋼桁梁柔性拱橋安裝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跨徑鋼桁梁橋分兩類,1:鋼性梁柔性拱結構,即主梁是鋼桁架梁主要受力結構,柔性拱和吊桿輔助受力,吊桿為鋼性吊桿,典型橋梁是九江長江大橋;2:鋼性拱柔性梁結構(梁為系桿),拱肋為主要受力結構,典型橋梁是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傳統的安裝方法是搭設輔助支架,從跨中開始采用兩臺全回轉吊機,先安裝吊桿,后裝拱肋。對稱向兩側安裝直至拱腳,需進行兩次合龍。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專利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拱肋、吊桿與上弦桿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拱肋構成斜邊,吊桿和對應上弦桿構成倆直角邊。先安裝完所有上弦桿,再安裝對應節段吊桿即直角邊處與拱肋即斜邊處。邊與邊交點鉆高強螺栓孔群栓接,達到剛接形式。上下游拱肋之間有平聯桿件聯系,采用一臺全回轉吊機從一側拱腳A12開始,往另一側拱腳A12’安裝,在另一端拱腳A12’推拱合龍。
此安裝方法,不需搭設輔助支架,安裝只需一臺全回轉吊機,完成柔性拱的安裝。采用該方法的目的是減小施工載荷,降低鋼桁梁的變形,利用拱肋成橋應力小的特征,推拱完成拱肋的合龍。合龍時全回轉吊機已在鋼桁梁加勁腿上,對拱梁結合段已無影響。拱肋合龍時接近于成橋應力狀態。
附圖說明
圖1-1、1-2、1-3為鋼桁梁與柔性拱的主視圖。
圖2鋼桁梁與柔性拱的側視圖。
圖3-8為安裝流程圖。
圖9為合攏方法示意圖。
圖10為鋼絲繩拉緊交叉斜撐的截面結構穩定。
圖中:SG13~SG13’為拱肋,SG13A13~SG13’A13’為吊桿,A12~A12’為上弦桿,E11~E11’為下弦桿。
具體實施方式
圖1-1、1-2、1-3中,主桁為N形桁式,平弦桁高15m,節間長12m和13m,邊跨及中跨跨中的6個節間為12m,中跨靠近中支點的6個節間為13m。中支點處向下設加勁腿,加勁腿至下弦桿中心的距離為15m,加勁腿與下弦間設直線過渡,邊跨為兩個節間,中跨為一個節間過渡。柔性拱肋按圓曲線布置,矢高69m,矢跨228m。
圖2中,上部為拱肋平聯,下部為上弦桿平聯,兩側為吊桿。
以E10或E10’標高為基準點,測量E11~E11’標高,通過調整下弦桿節點標高,控制吊桿安裝時與拱肋的角度。
(1)測量E11-E14相對標高,根據設計線形使標高達到設計值。
(2)圖3、圖4、圖5所示安裝順序:A12SG13→SG13A13→SG13→A12SG13平聯→SG14A14→SG14→SG13平聯。
(3)測量E15~E17相對標高進行調整,使標高達到設計值。
(4)圖6所示安裝順序:SG15A15→SG15→SG14平聯→SG16A16→SG16→SG15平聯→SG17A17→SG17→SG16平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19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