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及其固化物、抑制氟聚醚系橡膠固化物密閉固化時發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31631.2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45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武藤光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71/00 | 分類號: | C08L7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何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固化 性氟聚醚系 橡膠 組合 及其 固化 抑制 氟聚醚系 密閉 發泡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及其固化物。本發明提供在使用光活性型氫化硅烷化反應催化劑的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中使密閉固化時的橡膠的發泡減輕的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及其固化物。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其含有:(A)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烯基并且在主鏈中具有直鏈狀全氟聚醚結構的直鏈狀多氟化合物:100質量份;(B)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與硅原子直接結合的氫原子(Si?H基)并且氟含量為40質量%以上的含氟有機氫聚硅氧烷:其量使得相對于(A)成分中的烯基1摩爾,(B)成分中的Si?H基成為0.5~3摩爾;和(C)光活性型氫化硅烷化反應催化劑:相對于(A)成分的質量,以金屬原子換算計,為0.1~500ppm。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密閉體系中固化時的橡膠的發泡得到了改善的、通過光、特別是紫外線的照射進行固化的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及其固化物、和抑制氟聚醚系橡膠固化物密閉固化時發泡的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加熱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由于耐熱性、低溫性、耐化學品性、耐溶劑性、耐油性等性質均衡,具有優異的特性,因此以汽車產業為中心,已在廣泛的領域中應用(專利文獻1、2和3:日本特開2001-192,546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646,775號公報、日本專利第4,016,239號公報)。但是,上述加熱固化型的組合物具有如下問題等:由于為了得到固化物而需要加熱,因此需要用于設置加熱爐的比較大的空間;難以應用于不放入加熱爐這樣的大型部件、不能加熱的部件;成型工序由于為間歇式,因此生產率降低。
對此,發現室溫固化型的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作為這樣的組合物,目前為止發明了縮合固化型、酰胺交聯型。這些組合物不需要用于得到固化物的加熱處理,并且得到的固化物的耐熱性、低溫性、耐化學品性、耐溶劑性、耐油性等優異,因此期待著在各種領域中應用(專利文獻4、5、6、7和8:日本專利第3,232,221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183,624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350,347號公報、日本專利第3,617,568號公報、日本專利第5,146,690號公報)。但是,以往的室溫固化型的橡膠組合物在保存中經時地增稠、固化需要24小時以上等,在保存穩定性和速固化性的兼顧方面存在問題。
另一方面,就有機硅彈性體材料而言,以往公知的是:使用催化劑通過230~400nm的UV光照射而活化的光活性型氫化硅烷化催化劑,兼具光未照射時的充分的保存性和光照射時的良好的固化性的光固化性組合物(專利文獻9和10:日本專利第5,384,524號公報、日本專利第5,342,830號公報)。但是,上述光固化性有機硅彈性體的情況下,具有因用途的不同而耐化學品性、耐溶劑性、耐油性等不充分的問題。
通過將以往公知的加熱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的氫化硅烷化催化劑變更為上述光活性型氫化硅烷化催化劑,從而能夠得到兼具保存穩定性和快速固化性的光固化性氟聚醚系橡膠組合物。但是,在光照射后使該組合物在室溫中、密閉體系中固化的情況下存在發生橡膠的發泡、招致外觀不良、物性的不穩定化等問題。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92,5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646,77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016,239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3,232,221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第3,183,624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專利第3,350,347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專利第3,617,568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專利第5,146,690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專利第5,384,524號公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16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