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1335.2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1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飛;蘇文生;周時宇;王世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長清,廖元寶 |
| 地址: | 410111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熱 輥道爐 結構 優化 方法 | ||
1.一種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S01、建立多種具有不同設計參數的輥道爐爐體模型;
S02、將各輥道爐爐體模型導入ICEM CFD軟件,進行模型修補和網格劃分,并將網格劃分后生成的網格文件導入至ANSYS Fluent軟件;
S03、在ANSYS Fluent軟件中設置材料物性參數、計算邊界條件以及選擇計算模型,對計算域進行初始化后利用求解器進行計算;
S04、將ANSYS Fluent軟件計算得到的結果文件導入后處理軟件CFD-POST中,對不同模型的爐膛中心截面的無量綱溫差系數進行對比分析,將溫差系數較小的輥道爐爐體模型作為優選方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優選方案進行至少一次的設計參數調整,并重復步驟S02~S04,確定最終的輥道爐爐體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計參數包括爐膛寬高比、硅碳棒間距、進氣口直徑和排氣口直徑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01中,通過Solidworks軟件建立輥道爐爐體模型。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文件格式為*.x_t格式;所述網格文件格式為*.msh格式。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3中的材料物性參數包括密度、比熱容和熱導率。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3中的計算邊界條件包括:進氣口類型為速度入口,速度v=0.2m/s;出氣口類型為壓力出口,壓力P=2Pa;硅碳棒表面類型為壁面,表面熱流密度q=5.8×104W/m2;爐體外表面類型為壁面,對流換熱系數h=15W/(℃·m2)。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03中的計算模型包括湍流模型和輻射模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模型為標準k-ε雙方程模型;所述輻射模型為DO輻射模型。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熱輥道爐結構優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差系數定義為:
其中,為爐膛中心截面的平均溫度,σ為爐膛中心截面所有節點溫度的標準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133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