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堿性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1265.0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1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華;向富維;馬文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86 | 分類號: | H01M4/86;H01M4/88;H01M4/90;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 地址: | 65009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堿性 空氣 電池 電極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利用超聲水熱法,簡單、低沉本制備活性炭負載MnO2催化劑,并將其制備成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堿性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類對能源需求越來越大,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再生周期長,遠遠不能跟上人類的發展腳步。而且,對化石能源的使用帶了一系列危機,包括化石能源緊缺、過度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使用過程中的大氣污染和溫室效應等。因此尋求新型能源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而新能源應當是對環境污染小甚至無污染而且可再生周期短的。其中鋁-空氣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價格低、操作簡單等優點,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化學電源之一。空氣電極是鋁-空氣電池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件,直接制約著鋁-空氣電池的性能,空氣電極的主要作用是把空氣中的氧氣進行還原,這個還原過程需要在有催化劑參與的固-液氣三項界面上,催化劑氧還原能力決定了鋁-空氣電池在一定放電電流密度下的放電電壓。因此,制備低成本且工藝簡單的催化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催化劑的種類有很多,包括貴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螯合物、鈣鈦礦材料等,為了提高催化劑的性能,通常做法是減小催化劑顆粒粒徑,將合成的粉末催化劑與活性炭、乙炔黑、粘合劑混和壓膜,制備過程比較復雜,而且制備的催化劑由于納米效應而發生團聚,造成催化性能的下降,為工業化生產帶來很大不便。因此需要一種制備方法,既能保證催化劑的粒徑小不容易團聚,還要減少空氣電極工藝復雜性。
MnO2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和很強的氧吸附能力,因此增大MnO2與活性炭的接觸可以有效提高空氣電極的性能。傳統的方法是利用溶膠-凝膠法、微乳液法、化學沉淀法、水熱法等制備納米級別的MnO2,然后與活性炭、粘合劑混合均勻后壓制成催化層,最后與集流體和防水透氣層復合成空氣電極。這些方法流程比較長、而且MnO2很難與活性炭混合均勻。而利用活性炭負載MnO2可以充分利用MnO2的高的氧還原能力和活性炭強的氧吸附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就是現有鋁-空氣電池的空氣電極制備復雜,催化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超聲水熱法,簡單、低沉本制備活性炭負載MnO2催化劑,并將其制備成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堿性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堿性鋁-空氣電池空氣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利用超聲水熱法合成催化劑,將催化劑、乙炔黑和PTFE粘合劑超聲分散壓合成催化層,將活性炭、乙炔黑和PTFE粘合劑壓合成防水透氣層,泡沫鎳為集流體,將制備好的催化層、防水透氣層以及集流體順序壓合,即可得到空氣電極,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將高錳酸鉀加入去離子水中,配置成1L高錳酸鉀溶液;
2)將步驟1)得到的高錳酸鉀溶液用保鮮膜封口,利用水浴方式進行加熱至60℃,得到高錳酸鉀熱溶液;
3)在步驟2)得到的高錳酸鉀熱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在60℃水浴中,利用超聲混合0.5 h-2.5 h,超聲頻率為53 KHz,得到分散液;
4)取步驟3)中得到的分散液,過濾后得到粉末狀物體,用去離子水超聲清洗以及過濾三次,然后放入在干燥箱中在80℃進行干燥,得到干燥的MnO2/AC;
5)取15g步驟4)得到的MnO2/AC,并取3g乙炔黑以及60%PTFE分散液,一起放入酒精混合后攪拌12h;
6)將步驟5)得到的混合物,用水浴方式進行加熱蒸發酒精,在加熱過程中,不斷攪拌直至得到團狀物;
7)將步驟6)中的團狀物輥壓成膜狀,厚度為1 mm,得到催化層;
8)將步驟7)制備的催化層,與防水透氣層、集流體按照催化層、防水透氣層、集流體的順序進行壓合得到初級空氣電極,其中防水透氣層為活性炭、乙炔黑、60%PTFE分散液混合后輥壓成,厚度為1mm;
9)將步驟8)中得到的初級空氣電極,在氬氣環境中,放入350℃溫度下煅燒24h,即可得到空氣電極成品。
所述的步驟1)中,配置得到的高錳酸鉀溶液濃度為20g/L。
所述的步驟3)中,加入的活性炭為15 g。
所述的步驟8)中,集流體為泡沫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學,未經云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12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