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共軛亞油酸短鏈醇酯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30998.2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8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田勝尼;汪海波;姚國峰;葉愛華;朱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67/08 | 分類號: | C07C67/08;C07C69/5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88 | 代理人: | 李珊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共軛 油酸 短鏈醇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然產物化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制備共軛亞油酸短鏈醇酯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共軛亞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簡稱CLA)是亞油酸(Linoleic acids,簡稱LA)分子的幾種立體和位置異構體的通稱,是一系列含有共軛雙鍵的十八碳二烯酸。CLA的雙鍵在碳鏈上主要有四種位置的排列方式:8,10-、9,11-、10,12-和11,13-,且由于共軛雙鍵兩端的碳原子都具有順式(cis)和反式(trans)兩種幾何構型,即每種位置異構又具有cis-cis、cis-trans、trans-cis、trans-trans四種幾何異構體,所以CLA異構體的種類眾多。其中c9,t11-CLA和t10,c12-CLA是含量最多且已經被證實具有生理活性的兩種主要異構體。大量研究、試驗證明,CLA、CLA衍生物具有抑癌、減肥、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免疫調節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
自然界中CLA含量較少,主要存在于反芻動物牛和羊的脂肪及其乳制品中。這是由于在反芻動物腸道中厭氧的溶纖維丁酸弧菌亞油酸異構酶能使亞油酸轉化成CLA,主要是以9c,11t-異構體形式存在。植物食品也含有CLA,如在一般植物油中每克僅含有0.1mg~0.7mgCLA,且其中9c,11t-異構體的含量少于50%。
CLA的合成,一般以亞油酸或富含亞油酸的植物油(如紅花籽油、微藻油脂、葵花籽油等)為原料,采用生物、化學的方法進行異構化,可得到多種異構體的混合物,主要為cis-trans、trans-cis異構體和少量的cis-cis、trans-trans異構體。常見合成方法包括:堿性異構化法、羥基脂肪酸脫水以及酶催化亞油酸異構化法等,但這些傳統的共軛亞油酸生產方法一般都采用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這不僅增加了有機溶劑殘留問題,而且大大縮小了產品的使用范圍。
游離型共軛亞油酸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發生氧化變質,導致其過氧化值升高,氧化酸敗產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質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共軛亞油酸的酯類衍生物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共軛亞油酸乙酯,不僅具有優異的親脂性更利于人體吸收,并且穩定性好,完全沒有任何脂肪酸氣味,可以在飲料、鮮奶等口感要求較高的食品中添加。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016244A)公開了一種以植物油為原料制備共軛亞油酸酯的方法,該方法以植物油為原料,通過植物油的堿催化異構化、酸化、水洗、分子蒸餾得到共軛亞油酸,進一步酯化制得共軛亞油酸酯,該方法需在高壓釜中進行堿催化異構化,且需要較高壓力才能使溶劑水的沸點達到180℃及以上(實施例所公開內容),這不僅增加了設備的消耗,而且高溫高壓,危險性較大,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后續使用分子蒸餾精制增加了生產成本,且工藝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共軛亞油酸短鏈醇酯的方法,以解決共軛亞油酸易氧化變質、有機溶劑殘留、高溫高壓危險性大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共軛亞油酸短鏈醇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一步皂化異構化:以植物油為原料、以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為反應溶質、以水為溶劑、以堿為催化劑,在氮氣氛圍下,于140-200℃常壓條件下攪拌反應4-10h,獲得皂化異構化產物;
(2)酸化水洗:將皂化異構化產物降溫至100℃以下,調節pH至1-5,攪拌混勻后靜置分層,收集油相產物,水洗油相產物至pH為6-7后,分離并收集;
(3)冷藏精制:將酸化水洗后的油相產物置于-1-10℃條件下冷藏5-12h,抽濾,收集濾液,得到共軛亞油酸精品;
(4)酯化反應:游離型共軛亞油酸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發生氧化變質,導致其過氧化值升高,氧化酸敗產生的一些小分子物質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本發明將共軛亞油酸精品與短鏈醇混合,以硫酸氫鹽為催化劑,于50-100℃下反應5-15h,再加堿調節pH至6-7;然后冷卻至室溫,抽濾,收集濾液;最后將濾液減壓蒸餾后再抽濾,得到共軛亞油酸短鏈醇酯。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先將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水形成混合溶液,與堿催化劑投入反應釜中,用氮氣置換反應釜中空氣,在氮氣氛圍下升溫至堿催化劑溶解后,再加入植物油,于140-200℃下反應4-10h,獲得皂化異構化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309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