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預殺菌式茶葉搖青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29933.6 | 申請日: | 2017-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49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云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云海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殺菌 茶葉 搖青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預殺菌式茶葉搖青機。
背景技術
搖青是茶葉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搖青工序。通過對搖青的機械運動力和機械摩擦力進行不同組合試驗,以探明搖青不同機械力對青葉理化變化及茶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機械運動力增強葉梢組織的輸導機能,協調茶湯呈味物質,具有內在效應;機械摩擦力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香氣,具有外在效應;運動力與摩擦力二者應協調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質。
茶葉搖青一般選用搖青機進行搖青,搖青機具有搖青效率高,茶葉搖青均勻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等優點?,F有的搖青機在使用時,一般要先對茶葉進行簡單的消毒處理,然后才能進行搖青,以防影響茶葉的后續工序和品質,但是,這種消毒與搖青分開處理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制茶效率,增加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預殺菌式茶葉搖青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預殺菌式茶葉搖青機,包括底座,底座的頂端設有基座和兩個支柱,兩個支柱相互對稱的設在基座的右側,基座的頂端設有電機,兩個支柱之間自上而下的設有橫梁和轉軸,轉軸與支柱之間是轉動連接,轉軸的左端穿過支柱與電機的電機軸固定連接,轉軸上設有搖青竹筒籠,搖青竹筒籠的頂端設有進出料門,橫梁上設有與搖青竹筒籠相對應的殺菌機體,殺菌機體的頂端設有進料口,殺菌機體內設有右進料通道和左進料通道,右進料通道和左進料通道呈八字形對稱設置,右進料通道與左進料通道頂端均與進料口貫通連接,右進料通道與左進料通道的底端出料口均與進出料門相對應設置,右進料通道靠近左進料通道的一側設有右殺菌腔,右進料通道與右殺菌腔之間通過透明鋼化玻璃板分隔,左進料通道靠近右進料通道的一側設有左殺菌腔,左進料通道與左殺菌腔之間通過透明鋼化玻璃板分隔,鋼化玻璃板上設有若干擋柱,右殺菌腔和左殺菌腔內均設有燈座,燈座上均勻設有若干紫外線燈具,右進料通道和左進料通道的內腔頂壁均設有振動器。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有的擋柱呈無規則分布。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擋柱選用透明鋼化玻璃制作。
作為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一個立柱的側端頂部設有開關系統,開關系統分別與電機、振動器以及所有的紫外線燈具電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雙進料通道和雙殺菌腔結構設計,使得茶葉分散進入搖青竹筒籠內,使得能在獨立的殺菌腔內分別進行充分的殺菌,提高殺菌效果,同時能有效的預防茶葉堵塞左、右進料通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新型預殺菌式茶葉搖青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支柱,3-基座,4-電機,5-轉軸,6-橫梁,7-搖青竹筒籠,8-進出料門,9-殺菌機體,10-進料口,11-右進料通道,12-左進料通道,13-右殺菌腔,14-左殺菌腔,15-鋼化玻璃板,16-振動器,17-擋柱,18-燈座,19-紫外線燈具,20-出料口,21-開關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云海,未經劉云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2993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大型井蓋的起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設有伸縮機構的貨夾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