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解眼干癥狀的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26698.7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5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程雪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京華醫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21/64;G01N21/31;G01N27/62;G01N3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菊花 眼干 緩解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色素上皮細胞 細胞氧化應激 單體化合物 定量分析 評價模型 人視網膜 體外藥效 藥效活性 原子吸收 原子熒光 光損傷 提取物 藍光 色譜 研究 誘導 定性 損傷 細胞 跟蹤 評估 觀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一種緩解眼干癥狀的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采用色譜、波普等技術對明鉬菊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采用原子熒光、原子吸收、或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方法測定明鉬菊的鉬含量,通過建立藍光誘導HRPE細胞(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光損傷體外藥效評價模型進行藥效活性跟蹤,觀察明鉬菊提取物、單體化合物對光損傷HRPE細胞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評估明鉬菊對眼干癥狀的緩解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一種緩解眼干癥狀的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
背景技術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鱗托菊的干燥頭狀花序,是中國常用中藥,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疔瘡、腫毒等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療冠心病、降低血壓、預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種藥理活性。《神農本草經》記載:白菊花“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氣”《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現代藥理分析表明,菊花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綠原酸,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
由于社會發展,電視、電腦進入每家每戶,社會壓力增大,致使肝火旺盛,用眼過度導致雙眼干澀,菊花茶有效明目,緩解眼干澀疲勞。隨著電腦成為一種必備的辦公工具,輻射嚴重,眼部干澀疲勞,是都市人的通病。
菊花因產地和品種不同,其化學成分有一定的差異。目前對藥典收載的四種來源的菊花的化學成分研究均有報道。研究發現,菊花的化學成分比較復雜,其中黃酮類化合物、三萜類化合物和揮發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眼干癥狀的菊花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其重點在于,研究菊花有效成分的緩解眼干作用的效果。其他還包括,菊花物質基礎和有效成分單體化合物的前提研究。
采用HPLC-DAD,MS等技術對不同來源明鉬菊樣品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明鉬菊道地性特征圖譜。
采用采用原子熒光、原子吸收、或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方法測定不同來源明鉬菊的鉬含量,確定明鉬菊鉬含量質量控制技術要求。
采用色譜、波普等技術對菊花的化學成分進行分離機結構鑒定,確定明鉬菊的藥效物質基礎,為本品藥效活性及其質量研究提供單體化合物。
采用藍光誘導HRPE細胞(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光損傷體外藥效評價模型進行藥效活性跟蹤,觀察明鉬菊提取物、單體化合物對光損傷HRPE細胞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檢測細胞存活率、凋亡率,分析細胞核形態,觀察受試藥物對細胞凋亡等方面的調控作用。評估明鉬菊對眼干癥狀的緩解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色譜、波普等技術對菊花的化學成分進行分離機結構鑒定,并確定明鉬菊的藥效物質基礎,提供單體化合物用于研究。
用相同光照強度的藍光照射體外培養相同細胞培養終止時間的人RPE細胞相同時間,分為3組,A組:體外培養的人RPE細胞的營養液中含有明鉬菊提取液;B組:體外培養的人RPE細胞的營養液含有從明鉬菊分離出的單體化合物液體;C組:體外培養的人RPE細胞的營養液中不含有上述物質。利用末端脫氧核酸轉移酶介導的原位缺口末端標記(TUNEL)、熒光素標記的連接素V/碘化吡啶(Annexin V-FITC/PI)雙染流式細胞檢測、透射電子顯微鏡等手段觀察細胞凋亡。統計細胞存活率和凋亡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京華醫藥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京華醫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2669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