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微白黃鏈霉菌Z9及其在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25008.6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886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麗;鄭曉薇;莊俊麗;單雙權;郭靖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28;A01P3/00;A01P21/00;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張丹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白 霉菌 z9 及其 防治 向日葵 菌核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防治向日葵苗期菌核病的微白黃鏈霉菌Z9,所述菌種的保藏號為CGMCC 13115,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通過實施向日葵菌核病的病原菌核盤菌的分離活化和鑒定、拮抗菌的初篩和復篩實驗以及拮抗菌的菌種鑒定分析等實驗,表明菌株Z9具有較強的抑制核盤菌菌絲生長的能力。本發明的菌株Z9發酵原菌液處理過的向日葵種子皮殼侵染發病率降低了70%、菌株Z9發酵濾液對種子萌發促進率為33.3%、菌株Z9發酵原菌液的離體葉片防治效果為69.6%、菌株Z9發酵原菌液盆栽實驗防治效果為66.7%,能有效抑制核盤菌的生長繁殖。本發明的菌株培養條件簡單,易保存,對環境友好,具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株微白黃鏈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Z9及其在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應用,更確切地說涉及到該菌株在向日葵苗期生長過程中菌核病防治的應用,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國均有發生,其病原菌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致病性強,可以穿透寄主植物表皮,殺死細胞,進而侵染向日葵的根、莖、葉和花盤等多個部位,甚至造成植株整體或局部腐爛死亡,若管理不當,會對向日葵產量造成極大損失。近年來,向日葵菌核病的普遍發生和嚴重危害極大地影響了向日葵種植業的穩步發展。
向日葵菌核病的致病菌即核盤菌是為土壤習居菌,能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和積累,其生活史中有90%的時間是以菌核的形式長期存活于土壤中。菌核可在土壤表層或混入種子間休眠,其生命力很強,在干旱的土壤中可存活6-8年,在潮濕的土壤中可存活3-5年。核盤菌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范圍在20-28℃,最適 pH值4-7,最佳碳源、氮源分別為甘露糖及天門冬酰胺,菌絲生長對缺Cu、Fe 最為敏感,菌絲可在PDA、PSA等天然、半天然培養基上生長旺盛且均勻。菌絲在45℃處理10min,菌核在50℃處理10min,均不再存活。
在防治方面,由于向日葵菌核病的抗病育種進展緩慢,目前還沒有抗病品種和高效耐病品種。化學防治主要使用的有多菌靈、速克靈和菌核凈等藥劑,但向日葵植株過于高大,田間用藥十分困難,藥劑對土壤中菌核效果有限且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等影響,因此防治效果并不理想。在農業防治方面,也缺少經濟實用并且效果顯著的方法。因此,篩選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來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是實施綠色環保安全的具體措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能夠很好地控制向日葵菌核病病害發生的生防菌株及其初步應用。
本發明從青海祁連縣采集土壤樣品,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在高氏一號、TSA、 LB、ISP2和PDA培養基上獲得不同菌株的單菌落,將單菌落純化擴大培養;再采用平板對峙實驗初步篩選出對向日葵核盤菌有明顯抑制效果的拮抗菌株,對其進行16S rRNA基因序列測序確定其所屬種屬,該菌株對人畜均無致病致癌性,能安全地用于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防治中。
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株微白黃鏈霉菌Z9及其在防治向日葵菌核病 的應用,根據對其形態學特征觀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確定該菌株為微 白黃鏈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命名為微白黃鏈霉菌Z9(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Z9)。該菌株于2017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 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號為CGMCC NO:13115,保藏單位地址為:北京 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
菌株Z9能在高氏一號、ISP2、LB、TSA和PDA等不同培養基上生長。菌株Z9在高氏一號培養基上生長時,氣絲初為肉色,后變為灰色;在ISP2培養基上生長時基內菌絲呈肉粉白色,菌落較干燥,邊緣褶皺;在LB培養基上生長時,基內菌絲呈肉色,菌落較透明;在TSA培養基上生長時,菌落呈白色,基內菌絲呈粉白色,邊緣褶皺;在PDA培養基上生長時,氣絲灰色,呈粉狀,基絲初黃色,后變為棕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250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