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過敏性鼻炎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22908.5 | 申請日: | 201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4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謝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2 | 分類號: | A61K36/9062;A61K9/08;A61P11/02;A61P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30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過敏性 鼻炎 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過敏性鼻炎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癥。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發生的必要條件有3個:特異性抗原即引起機體免疫反應的物質;特應性個體即所謂個體差異、過敏體質;特異性抗原與特應型個體二者相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過敏性鼻炎合劑,以便更好地針對過敏性鼻炎進行治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過敏性鼻炎合劑,包括以下質量克數的組分:桂枝25~35g、白芍25~35g、大棗20~40g、黃芪40~50g、白術25~35g、防風25~35g、山藥40~55g、茯苓30~45g、炒扁豆50~55g、烏藥30~40g、辛夷25~35g、薄荷15~25g、川芎25~40g、石菖蒲25~40g、桔梗25~35g、益智仁40~50g;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組分的藥劑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6分鐘,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1000ml,加防腐劑,攪溶攪勻,分裝到已消毒過得1000ml棕色瓶中,獲得成品。
優選地,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包括以下質量克數的組分:桂枝25g、白芍25g、大棗20g、黃芪40g、白術25g、防風25g、山藥40g、茯苓30g、炒扁豆50g、烏藥30g、辛夷25g、薄荷15g、川芎25g、石菖蒲25g、桔梗25g、益智仁40g;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組分的藥劑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6分鐘,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1000ml,加防腐劑,攪溶攪勻,分裝到已消毒過得1000ml棕色瓶中,獲得成品。
優選地,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包括以下質量克數的組分:桂枝35g、白芍35g、大棗40g、黃芪50g、白術35g、防風35g、山藥55g、茯苓45g、炒扁豆55g、烏藥40g、辛夷35g、薄荷25g、川芎40g、石菖蒲40g、桔梗35g、益智仁50g;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組分的藥劑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6分鐘,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1000ml,加防腐劑,攪溶攪勻,分裝到已消毒過得1000ml棕色瓶中,獲得成品。
優選地,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包括以下質量克數的組分:桂枝30g、白芍30g、大棗30g、黃芪45g、白術30g、防風30g、山藥50g、茯苓40g、炒扁豆52g、烏藥35g、辛夷30g、薄荷20g、川芎30、石菖蒲30g、桔梗30g、益智仁45g;上述過敏性鼻炎合劑的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組分的藥劑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1小時,第二次46分鐘,合并煎液,過濾,濃縮成1000ml,加防腐劑,攪溶攪勻,分裝到已消毒過得1000ml棕色瓶中,獲得成品。
上述各組分的中藥藥理和作用如下:
(1)桂枝: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癥瘕結塊;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2)白芍: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3)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4)黃芪: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肝、脾、肺、腎經。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
(5)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6)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7)茯苓:歸心、肺、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8)炒扁豆: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暑濕傷中,吐瀉轉筋等證。
(9)烏藥:歸肺、脾、腎、膀胱經。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寒凝氣滯,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疼痛,經寒腹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229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