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21624.4 | 申請日: | 201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3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云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11/02;A61K35/644;A61K31/045;A61K31/4164;A61K35/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高新開發區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鼻炎 藥物 配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炎,是臨床常見并、多發病,俗稱頑癥病,此病發病率高,主要是由于急性或慢性的鼻粘膜在如病毒、病菌感染,或是刺激物的作用下受損而導致的。當鼻內出現炎癥時,鼻腔內分泌出大量的鼻涕,并因感染而變成黃色,流經咽喉時引起咳嗽,嚴重時還會經前鼻孔流出。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突然發作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或口腔、咽腔、眼、耳局部作癢,或伴有嗅覺障礙,或伴有過敏性鼻竇炎,或頭痛、頭昏,繼發感染時,可有黃色鼻涕,或伴有支氣管哮喘。鑒于以上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配方及其制備方法,來解決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配方及其制備方法,采用以下配方:辛夷花8g-10g、蒼耳子4g-7g、黃芩5g-7g、薄荷4g-8g、龍膽草2g-5g、槐花3g-8g、藿香7g-11g、甘草6g-9g、甲硝唑2g-7g、魚腦石3g-6g、橘梗1g-4g、冰片3g-6g、紫菀2g-5g、知母7g-11g、仙人掌3g-6g、絲瓜藤5g-7g、茜草8g-12g、生地4g-7g、麥門冬6-9g、蜂蜜30g-40g、大蒜8g-16g、蒸餾水500g-600g。
進一步的,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鼻炎的藥物,按以下步驟進行:
(1)漂洗:將辛夷花、蒼耳子、黃芩、薄荷、龍膽草、槐花、藿香、甘草、魚腦石、橘梗、冰片、紫菀、知母、仙人掌、絲瓜藤、茜草、生地,使用流動水進行漂洗;
(2)浸泡:將步驟(1)中漂洗后的藥材放置在干凈容器內,倒入清水浸泡;
(3)瀝干:將步驟(2)中浸泡后的藥材放置于篩網內,瀝干待用;
(4)收納:將步驟(3)中瀝干好的藥材按先后順序放入紗布包內并扎緊紗布包;
(5)煮沸:將蒸餾水倒入容器進行蒸煮至沸騰狀態;
(6)一次加藥:將步驟(4)中紗布包置于步驟(5)的沸水中形成藥液;
(7)煎煮:將步驟(6)中藥液持續煎煮30-40分鐘;
(8)加蜜:將蜂蜜加入步驟(7)的藥液中;
(9)冷卻:將步驟(7)中煎煮后的藥液放置于常溫狀態下冷卻;
(10)二次加藥:將甲硝唑和大蒜加入步驟(9)冷卻后的藥液中;
(11)服用:將步驟(10)中二次加藥后的藥液進行服用。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1)中漂洗時間為5-8分鐘。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9)中,冷卻溫度至37℃-42℃。
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11)中,服用次數為一日三次。
辛夷花:主治祛風,通竅。治頭痛,鼻淵,鼻塞不通,齒痛。
蒼耳子:用于風寒感冒,鼻淵,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證。
黃芩:用于濕溫、暑濕,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薄荷:主治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龍膽草:用于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
槐花: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藿香:用于濕阻脾胃、脘腹脹滿、濕溫初起、嘔吐、泄瀉、暑濕、發熱惡寒、惡寒發熱、胸脘滿悶等癥。
甘草: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療或預防上述厭氧菌引起的系統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膚及軟組織、骨和關節等部位的厭氧菌感染,對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結腸炎也有效。治療破傷風常與破傷風抗毒素(TAT)聯用。還可用于口腔厭氧菌感染。
魚腦石: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石淋,小便淋瀝不暢,鼻炎,化膿性中耳炎。
橘梗: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藥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癥,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云從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云從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216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