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16404.2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824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蔡建中;許光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銳準醫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21/4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薩摩亞阿皮亞海灘路N***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進階 光學 干涉 顯微 裝置 | ||
1.一種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包括:
一分光器,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及一第四側邊,且其能夠使由所述第一側邊入射的一入射光束分成由所述第二側邊穿出的一反射光束及由所述第三側邊穿出的一透射光束;
一寬帶光源裝置,用于產生一寬帶光束以照射所述分光器的所述第一側邊;
一參考端單元,用于使所述透射光束經一可調光程返回所述分光器;
一短波光源裝置,用于產生一短波光束;
一第一二色分光器,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及一第三側邊,所述第一側邊面對所述短波光源裝置,所述第三側邊面對所述分光器的所述第二側邊,所述第一二色分光器用于使波長短于一預設波長的光束無法穿透,且所述短波光束的波長小于所述預設波長;
一第一物鏡,具有一平行光側及一聚光側,所述平行光側面對所述第一二色分光器的所述第二側邊;
一樣本承載單元,面對所述第一物鏡的聚光側且用于承載一染有熒光劑的樣本;
一投影透鏡,具有一入光側及一出光側,所述入光側面對所述分光器的所述第四側邊;以及
一感測單元,面對所述投影透鏡的所述出光側,
其中,所述感測單元包括一第二二色分光器、一彩色二維感光組件、一長波通濾光器及一單色二維感光組件,所述第二二色分光器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及一第三側邊,所述第一側邊面對所述投影透鏡,以將一熒光光束及一白光光束經由所述第三側邊反射并成像于所述彩色二維感光組件,及將所述寬帶光束經由所述第二側邊透射并成像于所述單色二維感光組件;或所述感測單元包括一可翻式轉折鏡、一彩色二維感光組件、一長波通濾光器及一單色二維感光組件,所述可翻式轉折鏡翻正時,所述白光光束成像于所述彩色二維感光組件,翻開時則所述寬帶光束與所述熒光光束先后成像于單色二維感光組件,所述長波通濾光器設置于所述投影透鏡與所述可翻式轉折鏡之間、所述投影透鏡與第二二色分光器之間、所述可翻式轉折鏡與所述單色二維感光組件之間或所述第二二色分光器與所述單色二維感光組件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其中,所述參考端單元包括:
一光程延遲器,具有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面對所述分光器的所述第三側邊;
一第二物鏡,具有一平行光側及一聚光側,所述平行光側面對所述光程延遲器的所述第二側邊;以及
一反射鏡,面對所述第二物鏡的所述聚光側,用于反射所述透射光束,其中所述光程延遲器用于調整所述可調光程以使所述可調光程對稱于由所述樣本承載單元、所述第一物鏡及所述第一二色分光器所形成的一樣本光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其中,所述寬帶光源裝置、所述短波光源裝置,均包括一光源;或一光源及一光柵;或一光源、一光柵及一可調變傾斜角度的轉折鏡;或一LED條狀分布光源。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其中,所述樣本承載單元進一步具有一白光光源以提供所述第一物鏡一適當的穿透亮度,所述白光光源包括一白光 LED、一白光鹵素燈、或一鎢絲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其中,所述寬帶光束的波長范圍在470nm至800nm時,所述短波光束的波長范圍在365nm至460nm之間,所述第一二色分光器及所述長波通濾光器的截止波長范圍均在400nm至470nm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進階光學干涉顯微術的光學切層裝置,其中,所述寬帶光束的波長范圍在650nm至1000nm時,所述短波光束的波長范圍在365nm至630nm之間,所述分光器的工作波長范圍在400nm至1000nm之間,所述第一二色分光器、第二二色分光器及長波通濾光器的截止波長范圍均在400nm至650nm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銳準醫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銳準醫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640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