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15573.4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06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唐建新;田宇;李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9/02 | 分類號: | C01G9/02;C01F7/02;B82Y30/00;C30B7/14;C30B29/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孫周強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能 器件 金屬 氧化物 納米 顆粒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金屬氧化物前驅體為原料、烷烴和低級醇的混合溶劑作為反應溶劑,于60~75℃下,加入氫氧化鉀醇溶液,在N2下反應,制備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所述低級醇含有1~10個碳原子;所述烷烴包括正己烷或者環己烷;所述低級醇包括甲醇、乙醇或者丁醇;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鎂或者復合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包括二水乙酸鋅、四水合乙酸鎂、九水合硝酸鋁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烷烴和低級醇的體積比例為1:1~2;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與氫氧化鉀的摩爾比為1:0.5~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結束后,自然冷卻,然后加入乙酸乙酯沉降,離心,制備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功能器件用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鉀醇溶液為氫氧化鉀甲醇或氫氧化鉀乙醇溶液;所述反應的時間為60~150分鐘。
4.一種功能器件用納米金屬氧化物分散體系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金屬氧化物前驅體為原料、烷烴和低級醇的混合溶劑作為反應溶劑,于60~75℃下,加入氫氧化鉀醇溶液,在N2下反應,反應結束后,加入乙酸乙酯沉降,離心,然后將沉淀分散于乙醇或丁醇中,制備功能器件用納米金屬氧化物分散體系;所述低級醇含有1~10個碳原子;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鎂或者復合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包括二水乙酸鋅、四水合乙酸鎂、九水合硝酸鋁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烷烴和低級醇的體積比例為1:1~2;所述烷烴包括正己烷或者環己烷;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與氫氧化鉀的摩爾比為1:0.5~2。
5.一種基于納米金屬氧化物的電子傳輸層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金屬氧化物前驅體為原料、烷烴和低級醇的混合溶劑作為反應溶劑,于60~75℃下,加入氫氧化鉀醇溶液,在N2下反應,反應結束后,加入乙酸乙酯沉降,離心,然后將沉淀分散于溶液中,制備納米金屬氧化物分散體系;然后將納米金屬氧化物分散體系制備成膜即得到基于納米金屬氧化物的電子傳輸層材料;所述低級醇含有1~10個碳原子;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鎂或者復合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包括二水乙酸鋅、四水合乙酸鎂、九水合硝酸鋁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烷烴和低級醇的體積比例為1:1~2;所述烷烴包括正己烷或者環己烷;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與氫氧化鉀的摩爾比為1:0.5~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包括二水乙酸鋅,同時還包括其他金屬氧化物前驅體時,所述二水乙酸鋅、其他金屬氧化物前驅體的用量和與氫氧化鉀的摩爾比為1:0.5~2。
7.一種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的電子傳輸層材料為權利要求1所述制備方法制備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557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動張力控制器
- 下一篇:醫院檢驗試劑倉庫的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