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治脾虛痰濕型面瘡的外搽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11946.0 | 申請日: | 2017-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88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洪濤;陳冠卿;陳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洪濤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36/90;A61P17/02;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247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脾虛 防治 野菊花 保健品技術領域 梔子 清熱利濕 土茯苓 原料藥 黨參 半夏 蒼術 化痰 健脾 外用 藥醋 安全 | ||
一種防治脾虛痰濕型面瘡的外搽醋,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它主要由野菊花、梔子、黨參、半夏、蒼術、土茯苓等9種原料藥構成。制成藥醋外用。本發明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化痰的功能,防治脾虛痰濕型面瘡效果好。搽抹方便,安全有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脾虛痰濕型面瘡癥見面部或上胸、背部出現圓椎形突起的小丘疹,可擠出像豆腐渣一樣的皮脂栓。皮疹以膿包結節、囊腫、疤痕為主,面頰高低不平,納呆,便溏,苔膩,脈滑。現代醫學目前對此癥的治療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脾虛痰濕型面瘡的外搽醋。它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化痰的功效,防治脾虛痰濕型面瘡效果好。能達到搽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由野菊花、桑白皮、梔子、黨參、半夏、蒼術、川貝母、刺蒺藜、土茯苓9種原料藥構成。
本發明制劑中有關藥物成分主要功能與配置。
本發明中的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主治癰疽癤疔,瘰疬,咽喉腫痛,目赤等。
本發明中的桑白皮,性味甘,寒。含果膠,葡萄糖甙,揮發油,桑素等。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主治肺熱咳嗽,吐血,水腫脹滿,腳氣等。
本發明中的梔子,性味苦,寒。含梔子甙,黃色素,苦味質,精油,甘露醇,果膠等。清熱,利尿,涼血。主治熱病心煩不眠,口渴,咽痛,目赤,黃疸,五淋,吐血,衄血,血痢便血。外治跌打,挫傷,腫痛。
本發明中的黨參,性味甘,平。含糖及皂甙。補中,益氣,生津。主治脾胃虛弱,體倦無力,肺虛咳嗽,口渴,少食。
本發明中的半夏,性味辛,溫,有毒。含揮發油,生物堿,棕櫚酸,油酸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主治痰濕水飲,胸膈脹滿,嘔吐咳喘,頭眩,頭痛。
本發明中的蒼術,性味辛、苦,溫。含揮發油,維生素等。健脾燥濕,散郁辟穢。主治寒濕吐瀉,心腹脹滿,水腫脹滿,風寒濕痹,夜盲,濕痰甾飲。
本發明中的川貝母,性味苦、甘、微寒。含白芥子堿,西貝堿等多種生物堿。散結潤肺,止嗽化痰。主治虛勞咳嗽,心肺郁結,肺癰,肺痿。外治惡瘡。
本發明中的刺蒺藜,性味苦、辛、溫。含揮發油,皂甙,脂肪油,樹脂,生物堿等。散風明目,下氣行血。主治云翳,頭痛,目眩,身癢,目赤腫痛,胸滿,癥瘕,癰疽,。
本發明中的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含甾體皂甙,生物堿,揮發油,糖類,鞣質,樹脂等。利濕,解毒。主治楊梅毒瘡,筋骨攣痛,瘰疬癰腫,解汞毒。
脾虛痰濕型面瘡的病因病機多為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肺胃濕熱,復感風熱毒邪而發病,且病程日久脾失運化,水濕聚痰,凝滯肌膚而成。本發明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化痰的功能,治療脾虛痰濕型面瘡效果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臨床應用證明療效確切,安全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野菊花25份、桑白皮15份、梔子15份、黨參20份、半夏12份、蒼術15份、川貝母10份、刺蒺藜12份、土茯苓12份。
2、制作方法:將上述原料藥按比例稱量配齊,用制藥設備器械炮制合格,提純濃縮后和米醋按比例混合浸泡制成藥醋外用搽抹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洪濤,未經陳洪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19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脾虛痰濕型面瘡的外用搽水
- 下一篇:防治脾虛痰濕型面瘡的膏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