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堆內構件的控制棒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411921.0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34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沈杰;龔宏偉;秦晨曉;徐杰;顧曉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17/00 | 分類號: | G21C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013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構件 控制棒 導向 摩擦力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核反應堆設備生產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堆內構件的控制棒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控制棒導向筒現場摩擦力試驗裝置”(公開號:CN203150147U)公開的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采用懸伸梁的旋轉、沿懸伸梁的直線導軌或是伸縮梁,多位置安裝后覆蓋所有孔位的導向筒試驗。測力計562安裝于規(guī)接頭564上端,或是將測力組件16安裝于固定橫梁 120 上,以此實現摩擦力的測量。
該裝置安裝就位次數至少4 次,才能完成一個堆內構件中所有位置的控制棒導向筒的摩擦力測量。
另外,裝置占用空間大,且每次定位都需要手搖旋轉與手搖直線運動結合緩緩移動,操作麻煩。因每完成一次測量,規(guī)接頭564與測規(guī)22應脫開,規(guī)接頭564提升出控制棒導向筒后重新定位;測力計562安裝于規(guī)接頭564上端的方式,測力計必然也隨之上升,其傳感器線與鋼絲繩容易纏繞而斷裂,使本裝置無法工作。而測力組件16安裝于固定橫梁 120 上的方式,為保證測量精度,整個裝置需要保持較高的精度要求使測力計處于豎直狀態(tài),制造成本高,結構復雜,測量誤差較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堆內構件的控制棒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使用時安裝次數少,操作簡單。
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堆內構件的控制棒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所述控制棒導向筒位于堆內構件的法蘭的上方,其特征是,在堆內構件的法蘭上安裝支座,在所述支座上安裝卷揚機和導向架,在導向筒的上方安裝導向筒杯,所述導向架和導向筒杯上均設置滑輪,所述卷揚機的鋼絲繩穿過所述導向架和導向筒杯上的滑輪并穿過導向筒,在導向筒下端的繩端上安裝測量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傳感器單元和模擬控制棒單元,所述卷揚機卷動鋼絲繩使所述測量組件從導向筒下方向上穿過,進行測量。
進一步,所述導向架上的滑輪通過滑輪支柱安裝在導向架的上端,所述滑輪支柱與轉向架之間的角度能夠調節(jié);所述導向筒杯能夠繞所述導向筒轉動。
進一步,所述導向架與滑輪支架之間各安裝一塊轉動板,轉動板上設置弧形槽,弧形槽中設置緊固螺栓將兩塊轉動板固定在合適位置。
進一步,所述導向筒杯通過一個箍環(huán)設置在所述導向筒上,所述箍環(huán)通過緊固螺栓將導向筒杯固定在導向筒的合適位置。
進一步,所述測量組件通過聯軸器連接至所述繩端,所述聯軸器下方安裝所述傳感器單元和模擬控制棒單元。
進一步,在所述模擬控制棒單元下方設置線盒,所述線盒的最大外徑小于所述模擬控制棒單元的中心桿外徑。
進一步,所述聯軸器與傳感器單元之間為快卸結構,所述快卸結構包括卡套和聯接軸,所述聯軸器與聯接軸連接,所述卡套套設置在所聯接軸下端,在卡套與聯軸器之間設有壓力彈簧,所述卡套在所述壓力彈簧作用下套在所述傳感器單元的上端,所述聯接軸下端與傳感器單元的梯形槽配合。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裝置安裝一次,完成所有孔位的控制棒導向筒測量;
(2)結構簡單,省去了懸臂梁、導軌、旋轉用的軸承等復雜結構,占用空間小,操作便利;
(3)傳感器固定方式簡單可靠,避免發(fā)生傳感器線與鋼絲繩纏繞斷裂而裝置失效的情況;
(4)快卸結構更有利于控制棒導向筒位置的快速更換。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A向視圖;
附圖3為所有孔位導向筒試驗示意圖;
附圖4為測量組件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中的編號分別為:
1. 導向筒;2. 法蘭;
3. 支座;4. 卷揚機;
5. 導向架;6. 導向筒杯;
7. 滑輪;8. 鋼絲繩;
9. 測量組件;10. 傳感器單元;
11. 模擬控制棒單元; 12. 轉動板;
13. 箍環(huán); 14. 聯軸器;
15. 線盒; 16. 卡套;
17. 聯接軸; 18. 壓力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堆內構件的控制棒導向筒摩擦力試驗裝置的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19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