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自由度四馬達驅動轉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11564.8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12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沈東凱;尚曉輝;陳啟龍;喻統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41/24 | 分類號: | F16H41/24;B25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管瑩;韓德凱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軸 馬達 馬達驅動轉臺 二自由度 矩形支撐框架 矩形支承框架 轉動 | ||
1.一種二自由度四馬達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支撐框架;
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三轉軸,第四轉軸;
第一馬達,第二馬達,第三馬達,第四馬達;
所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三轉軸、第四轉軸分別安裝在所述矩形支撐框架的四條邊上;
所述第一馬達、第二馬達、第三馬達、第四馬達分別安裝在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三轉軸、第四轉軸上;
所述馬達能夠帶動所述轉軸進行轉動;
當第一馬達和第二馬達工作時,帶動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進行轉動,從而帶動所述驅動轉臺沿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在軸線進行轉動;
當第三馬達和第四馬達工作時,帶動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進行轉動,從而帶動所述驅動轉臺沿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所在軸線進行轉動;
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在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所在軸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馬達為多葉片液壓馬達,
所述多葉片液壓馬達包括葉片、葉片軸、軸承、缸前蓋、缸體和缸后蓋,所述缸前蓋、缸體、缸后蓋三者固接為一個整體,所述葉片軸徑向方向通過所述軸承固定并插入到所述缸體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片的頂部有凹槽,凹槽中置有保護圈和密封圈,所述葉片的頂部與所述缸體的腔內表面通過所述保護圈和密封圈進行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體的外側有兩個孔道,即伺服閥進油孔道和伺服閥回油孔道,所述伺服閥進油孔道與所述葉片軸中的進油孔道區連通,所述伺服閥回油孔道與所述葉片軸中的回油孔道區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的數目為兩個,即前軸承和后軸承,所述前軸承通過前軸承蓋鑲嵌在所述缸前蓋中,所述后軸承通過后軸承蓋鑲嵌在所述缸后蓋中,所述前軸承蓋固定在所述缸前蓋的前側,所述后軸承蓋固定在所述缸后蓋的后側。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體的腔內表面具有與所述葉片的數目相同數量的凸部,用于與所述葉片軸相接觸,每個所述葉片與相鄰的兩個凸部之間均形成空腔,即葉片左空腔和葉片右空腔,所述凸部的頂端具有凹槽,凹槽中置有保護圈和密封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閥進油孔道和所述伺服閥回油孔道設于同一所述凸部之中,所述伺服閥進油孔道連通所述缸體的外側和葉片右空腔,所述伺服閥回油孔道連通所述缸體的外側和葉片左空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驅動轉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片軸中的進油孔道區包括多個孔道,連通各個所述葉片右空腔,
所述葉片軸中的回油孔道區包括多個孔道,連通各個所述葉片左空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156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