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色彩恒常性和群稀疏的水下圖像復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11503.1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6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鑫;戴慧鳳;王慧斌;徐立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G06T7/9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色彩 常性 稀疏 水下 圖像 復原 方法 | ||
1.一種基于色彩恒常性和群稀疏的水下圖像復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Shades Of Gray算法的基礎上,針對水下圖像的顏色失真特點,加入顏色補償的概念,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基于色彩恒常性的水下圖像顏色失真校正算法,對原始的水下圖像進行顏色失真矯正,具體步驟如下:
1)給定一幅原始水下圖像,求取無窮遠處背景光,即當相機與物體相距無窮遠處時該物體上顏色的背景光,該背景光選取各個暗通道中強度最高的像素
其中,Iλ(y)表示顏色為λ通道的圖像,Ω(x)表示以x為中心的局域塊,I表示圖像中所有的局域塊;
2)求取水下圖像的衰減系數比:將藍色光blue作為參考光波,紅色red、綠色green通道的衰減系數比為:
其中,cred、cgreen、cblue分別代表紅色、綠色、藍色三個通道衰減系數,bred、bgreen、bblue分別代表紅色、綠色、藍色三個通道的散射系數,Bred,∞、Bgreen,∞、Bblue,∞分別代表紅色、綠色、藍色三個通道的無窮遠處背景光;
3)對顏色衰減進行補償:令藍色光的傳輸模型為:dblue=exp-d(x),d(x)表示場景景深,以藍色光為參考,結合衰減系數比,分別求出紅色光分量和綠色光分量的傳輸模型:
4)將上述計算所得的dblue、dred、dgreen融入到Shades Of Gray算法框架中,得到改進后的顏色失真校正模型:
其中,p表示閔可夫斯基范數,dλ表示紅色、綠色、藍色三個通道的光的傳輸模型,e為假設條件下的光源,k是系數;
步驟二:針對水下圖像的特點,設計出針對水下圖像的圖像退化模型,該模型包括兩部分內容:退化算子的構建和水體的分層,其中,
所述退化算子的構建具體步驟如下:
水下的成像由兩部分構成,直接部分Ed和介質散射部分Efb,即
E=Ed+Efb
將E=Ed+Efb作為水下圖像的成像模型,將后向散射模型作為水下圖像退化部分的模型,即
Efb(x)≈E=E∞(1-exp-βd(x))
其中,E∞表示水中的光照強度,β表示水下光照后向衰減系數;
根據該水下圖像退化部分的模型,發現水下圖像的退化水平和其各場景點的景深有直接關系,景深越大,介質散射部分就越大,在水體成像的過程中產生的退化也就越嚴重;基于上述退化規律,構建退化算子;
首先,考慮到場景點的退化水平和其距消失點的距離成反比,選取一幅圖像中消失點的近似位置;將圖像中心點位置的場景點作為消失點,具有最大的景深;將圖像的中心位置記為坐標原點,則坐標位置(r1,r2)的景深定義為:
從該公式看出,中心位置的景深為d=1,隨著距消失點的距離的增大,景深逐漸減小,符合水下圖像后向散射模型的規律;
結合水下后向散射模型,設計后向散射退化算子H表示為:
所述水體的分層具體步驟如下:
由于水體中懸浮粒子的分布不均,以及水體溶液本身的分布不均,光子在水中每前進一點,其退化算子的參數都會產生變化;針對這種情況,引入點擴散函數,按照光所要通過的距離,也就是沿著景深增大的方向,對水體進行分層;
將光子所要運行的距離分為n個水層,分別由1、2…n表示;
水體退化模型描述為Y=HX+η,其中,X,Y分別代表原始的清晰圖像和觀測到的退化圖像,H是退化算子,η是退化過程中引入的噪聲;
得到水下圖像的第一層退化表示為:
Y1=H1X+η
水下圖像的第二層退化表示為:
Y2=H2Y1+η
=H2(H1X+η)+η
依次類推,水下圖像的第n層退化表示為:
Yn=Hn(Yn-1+η)+η
=HnHn-1...H1X+HnHn-1...H2η+...+HnHn-1η+Hnη+η
每一層退化算子是相同的,即H=H1=H2=...=Hn;
步驟三:將該退化模型融入到群稀疏框架中,提出了一種融合退化模型和群稀疏的水下圖像去模糊算法,用于處理經過顏色失真矯正之后的水下圖像,以期提高其清晰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色彩恒常性和群稀疏的水下圖像復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退化模型和群稀疏的水下圖像去模糊算法包括以下步驟:
a)給定一幅退化圖像Y,對其先構造群,具體操作為,將退化圖像Y分成S塊相互重疊的圖像塊,每一個圖像塊表示為一個矢量Yj∈RB,j=1,2,...S;對于每個圖像塊,在其鄰近區域利用歐氏距離尋找c個相似塊作為匹配塊,然后將所有的相似塊堆疊成一個矩陣該矩陣稱為群;
b)將該退化模型融入到群稀疏表示模型的框架中,則圖像去模糊問題表示為:
其中,是一個關于l2的數據保真項,t是正則化參數,t||αG||0是正則化項;H是退化算子,DG是群字典的級聯,是學習得到的適應于每個群的群字典;αG是稀疏系數的級聯,是每個群基于自適應字典的稀疏系數;很明顯,要想解決這個復原問題,需要先求得和
c)獲取學習字典;每個群的自適應字典從它的近似值中求得,每個群的近似值在優化求解過程中自然獲得;對每個群的估計采用一次奇異值分解得到字典的原子m表示字典的原子的個數,最后,每個群的自適應學習字典表示為:
d)對于給定的字典,基于字典的稀疏編碼問題是尋找一個稀疏向量使得采用分離Bregman迭代算法,計算出稀疏編碼稀疏αG;并根據字典和稀疏系數進行水下圖像去模糊;其中Bregman迭代的迭代次數為水體分層的層數;
e)當求得了自適應字典DG和稀疏編碼系數αG后,去模糊后的圖像表示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1150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